关键词
抗争、局限与悲剧: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白晶   曹霞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女性形象   性别观   特点  
描述: 托马斯·哈代小说中最著名的几位女性形象具有理性与感性抗争、爱情与婚姻抗争的抗争性特点,以及男权社会控制、本能驱使和贞操观束缚的局限性特点和悲剧性特点。深入剖析这些特点形成的深层次社会与心理原因,可以得出结论:哈代塑造的女性形象独具特色,然而受时代所限,哈代的性别观仍然属于命运至上、男权至上的相对消极的性别观。
国家叙事中的性别平等:也谈毛评本《三国演义》的女性观
作者: 段江丽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毛评本   国家叙事   性别观  
描述: 学界对《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以及蕴涵其中的女性观多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它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产物。事实上,现存最早嘉靖本《三国演义》对历史上一些女性形象已经做了正面的艺术加工,让女性在国家叙事中拥有一席之地,其它众多版本在性别问题上都拥有这一基本特征。毛纶、毛宗岗父子通过改写和评语,进一步提升了女性在国家宏大叙事中的地位和价值。毛评本作为宏大叙事的典范文本,虽然受限于时代,尤其是受限于题材与文本疆域,没有也不可能关注现代性别理论所要求的女性的个体情感需要与生命逻辑,但是,却从宏观的角度,为男女性别平等做出了超
从《伊甸园》中窥探海明威矛盾的性别观
作者: 李贞金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甸园》   海明威   性别观  
描述: 海明威一直以来都被文学界称之为以塑造男性角色、思考男性本质而著名的作家,而在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海明威自己对女性的态度始终都是业界讨论的焦点.现以海明威最后一部小说作品《伊甸园》为例,分析此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指出了海明威并非是一个忽略女性世界的作家,也并非是一个男权崇拜者,我们可以从《伊甸园》中看出其矛盾复杂的性别观,并在这方面展开了探讨.
《伊甸园》中海明威矛盾性别观的体现
作者: 薛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甸园   海明威   性别观  
描述: 在广大读者以及评论者的心中,海明威一直以来都是刻画男性角色、揭示男性世界本质的一位作家,在他的多部小说中,他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的态度始终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小说作品《伊甸园》中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结合海明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个人的人生经历,旨在说明海明威并不是一个对女性世界麻木的作家,也不是男权崇拜者,透过本文我们阐释了海明威矛盾的性别观。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爱密利亚小姐的“双性同体”形象分析
作者: 唐慧芳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女性形象   性别观  
描述: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卡森.麦卡勒斯的重要短篇小说,被很多评论者从自我认同、小说创作心理与人物心理、孤独主题、怪诞色彩及狂欢的视角来进行研究。文章从双性同体这一新的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女主人公爱密利亚小姐的形象,挖掘出其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虽然爱密利亚像男人一样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终因性别身份的矛盾与所处时代社会不相融,她也只能算一个不完全的双性同体人,在一场三角爱情角逐中注定成为一个失败者。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周桃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化解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观  
描述: 高中阶段是学生由青少年转变为成人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性别观的关键时期。女性形象作为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社会性别观的形成。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来审视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对女性作者、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进行统计分析,对女性数量偏少、缺乏时代感、多是悲剧结局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第二章主要从多元化解读这一角度来解读女性形象,对在不同文化视角和国别、时代下的女性进行比较分析,在多元
哈代和福克纳性别观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与《喧哗与骚动》为例
作者: 白晶   王晓姝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文学比较   福克纳   性别观   女性主义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威塞克斯文丛"中最经典的作品,而《喧哗与骚动》则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喜爱和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从两部作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在性别观上的异同。从共同点来说,两人塑造的女性形象都非常鲜活而生动,具有光辉和灰暗两种不同形象,符合正常女性的类别。从不同点来说,哈代的性别观流于消极,因此他塑造的女性在命运和男权社会这两座大山面前抬不起头,而福克纳的性别观则相对积极,体现了他朴素的实现公正、男女平等的人文思想。
郭沫若历史剧女性观初探
作者: 李新地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生命观   性别观   历史剧   情爱观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女性形象群寄寓了他作为史学家和史剧家独具慧眼的女性观。本文在搜集、整理、比较、分析诸形象的基础上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女性观作初步的探讨。笔者将其历史剧女性观的丰富内涵切分为性别观、情爱观、生命观三个有机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子系统,试图以此建立动态的、立体的、全面的郭沫若历史剧女性观体系。
劳伦斯,朋友还是敌人?——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恋爱中的女人》
作者: 伍非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主义   劳伦斯   性别观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恋爱中的女人》  
描述: D·H·劳伦斯以他精湛的笔力开创了英国20世纪文学的一个新的时代。他的作品表现了在现代机械文明和工业化社会里受到压抑、趋向分裂的自我,那种遭受扭曲的人性和受到挫折的本能。他运用语言编织出丰富的、灿烂的、悲苦的、强烈的、理想的画面,来证明他对价值的理解,来表达他对自我的企求。然而,劳伦斯也是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在英国甚至世界文学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位作家像D.H.劳伦斯一样写过如此多的关于女性的作品。他对女性所持的观点,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批评家认为劳是妇女解放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也有的对他真实准
男色时代谁是主体
作者: 锡君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主体   层格   欲望   男色   操控   性别关系   商业机构   女性形象   性别观   并没有  
描述: 男色时代谁是主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