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社会新闻中女性形象的误读
作者: 王艺臻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社会新闻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媒体对女性形象的误读会干扰受众对女性群体的认知,而媒体所建构起来的女性歧视又极大地影响着现实中女性对自我形象的要求和评价。本文将分析社会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呈现方式,探讨其原因以及平衡性别报道的对策。
中日谚语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 李银兰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谚语   性别歧视   原因  
描述: 歧视性的谚语。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以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进行分类,考察相关的女性谚语,探究女性性别歧视的根源。
从女性视角再解读茨威格作品的女性形象
作者: 胡晓萍   来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为妇女的阅读   女性经验   茨威格   性别歧视  
描述: 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的经验产生,不同的经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妇女在政治文化中不同于男性的经验保证了她们的阅读不同于男性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对文本也有不同的阐释。女性主义批评推崇的“作为妇女的阅读”关注女性经验,以不同于男性的政治及文化方面的经验来诠释文学作品。
浅析《圣经》中的刚性女子米利暗
作者: 李闪闪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圣经》   米利暗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圣经》主题上看,女性在社会中是男性的"骨中骨,肉中肉",男尊女卑,但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却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刚烈女英雄,本文将从多方面剖析这位巾帼英雄。
儒家女性观之当代省思
作者: 李丹   来源: 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女性观   儒家  
描述: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儒家传统思想下塑造的女性形象无疑对现今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况有着根源性的影响。儒家在女性观上的缺失为儒家封建思想落下了难以在现今文明社会立足的口实,由此,重塑儒家女性观便是迫在眉睫的。
试论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袁瑞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种族压迫   性别歧视   黑人女性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是以反对奴隶制度和男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形式,它源于民谣、歌曲等黑人民间文学。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出现了许多描写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的作品;20世纪60年代以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黑人女作家,如爱丽丝、莫里森、奥德利等,出现了《最蓝的眼睛》《紫色》《宠儿》等优秀作品。同时,许多黑人女性走向了学术研究领域,挖掘被人们遗忘的黑人女性文学,建构黑人女性的主题精神,也推进了黑人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性别平等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作者: 谭小春   陈娟娟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育教育改革   性别歧视   性别平等  
描述: 以凯里学院为例,结合女性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审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发现体育教材内容、师生课堂互动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各个方面存在性别偏见和两性不平等现象,并提出推进两性平等的体育教育改革措施,以期为实现性别平等的体育教育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更为加快推进体育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00年-2011年间中国电视广告中儿童性别歧视现象变化研究
作者: 郑旻浩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性别歧视   儿童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虽然我国早在1989年就施行了改革开放,与世界发展架起了桥梁,但是到2000年之前的若干年间,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仍未得到显著改。在早期以儿童为主要形象的电视广告中,男孩与女孩出现的频次有显著差别。即便男女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上,男孩的角色地位以及镜头比例也明显大于女孩。此外,电视广告成功构建了这样一种拟态环境:男孩女孩的性格特征与其性别有关联性——男生通过多年的广告宣传被塑造成了活泼好动、调皮外向的代名词;而女生则被框定在顺从温婉、听话懂事的范围内。本文以计划生育逐渐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刚刚正式提出为背景,通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域下当今社会性别歧视问题探析
作者: 席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私有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描述: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但也不乏一些落后的思想。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女性失去参与社会劳动的权利,不得不在经济上依赖男性,经济上缺乏独立性,导致女性难以自养,在生活各方面渐渐失去主动权,慢慢沦为男子的附属品。恩格斯曾指出,妇女的解放关系着全人类的解放,如果妇女得不到解放,那么全人类的解放必然不会完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男尊女卑”的古老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的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巨大的市场需要向女性
《押沙龙,押沙龙!》女性形象的悖论研究
作者: 王海燕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道观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清教主义   矛盾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更是享誉全世界,其作品一直备受关注。他以“邮票般大小的土地”创作了文坛独一无二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表现了美国内战时南方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为读者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实生活。其作品中的大量女性人物丰富了作品本身,使故事曲折精彩,人物关系复杂多变。福克纳对女性人物的态度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的重点话题,并由此引出对福克纳女性观的各种分析。以Linda Wagner和Cleanth Brooks为代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