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她们离天堂究竟有多远——浅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对“自我”的追寻
作者: 梁昕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自我   种族歧视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描述: 她们离天堂究竟有多远——浅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对“自我”的追寻
民族旅游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人类学透析
作者: 吴晓美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游客   性别歧视   男性从业者   民族旅游   女性形象  
描述: 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高层以外。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现实造成了民族旅游中女性的病理化形象和女性游客的不公平地位,旅游业也因此形成女性主导,而男性受压抑受贬斥的行业性别。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建立游客与东道主的真诚友谊,是顺应世界性别公平潮流的有效措施。
论“女性的五种非道理”性别歧视之有无
作者: 涂美珠   来源: 致远外国语文汇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女人五障   成佛   女性   性别  
描述: 本論「女性的五種非道理性別歧視之有無(梵天王、帝釋天王、魔王、轉輪聖王、佛身)」,參著既存的女性學•人權問題等研究之觀點,得知現有研究數量雖不少,但従注釋書的觀點研究者還未渉及,故有再深入研究之必要性。 於本文所提「女性的五種不可能成就狀態」之問題焦點,以檢討佛教對女性是否絶對歧視爲研究目標,因其中最明顯對女性的貶視是「女性不能成佛」;其論點與佛教所提倡的「男女平等」原則,應如何解釋。此質疑點將依據「經律論」及「注釋書」的觀點分析論証,又「五種的非道理」、「類似的五障説」等概念亦依據經典•注釋書進行分析論
“定型”理论影响女性的学术成就
作者: 李爱华   来源: 科学时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学术成就   记忆测试   高端   性别歧视   数学应用   理论影响   加利福尼亚   女性学   理工科   男性  
描述: “定型”理论影响女性的学术成就
女性能力无“盲点”
作者: 于蓓蕾   来源: 联合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能力   山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   性别歧视   教育学院   女生   讲师   女性学   女大学生   男性  
描述: 女性能力无“盲点”
电视中女性形象异化及纠正
作者: 陆敏   韩玲   来源: 新闻前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内容   政治参与   家庭角色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异化   电视   市场化经营  
描述: 美国传播学女研究者盖尔·塔奇曼在《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中,针对媒介内容中的性别歧视,提出了"贬抑"(annihilation)的概念,认为女性在媒介报道中受到贬低、歪曲或根本不被呈现
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探论
作者: 罗文   来源: 新闻三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性别歧视   不合理现象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歧视   妇女发展   女性形象   纸媒体   主流报纸   健康发展  
描述: 陈腐的价值观和性别歧视的气息。消除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对促进女性权益保护、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广告逐“性”而生吗
作者: 郭瑾   来源: 国际广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广电总局   性别歧视   大男子主义   推销产品   “性”   欧洲议会   女性形象  
描述: 几乎与中国广电总局7月禁播令发布同期。欧洲议会也发出通知,要求在整个欧洲范围停播“性别歧视广告”。它们在直观上大都触犯了女性形象。有人质疑,“广告要推销产品和服务,是否只能倚借性别成规和大男子主义?”对此,各界均有说辞……[编者按]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一个需要正视和化解的难题:从女大学生就业难看我国女性的就业变迁
作者: 刘爽   来源: 人口研究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业难   变迁   就业机会   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   正视   中国女性   就业困难  
描述: 2007届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在即。年复一年,我们在不断感受女生在寻找就业机会中遭受的歧视。可以说,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歧视和就业困难是中国女性整体发展状况的一种折射,它进而反映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第一段]
挑战“他们的”和“我们的”权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的差异性表述
作者: 刘志芳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性别歧视   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批评   黑人女性   黑人文学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差异性  
描述: 欧美女性主义者凭借她们在种族和阶级等方面的特权,自认为每个女性的经验都可以归入"我们的"范畴加以泛势化;白人男性和黑人男性则以"他们的"性别歧视和父权制思想把黑人女性从边缘推入了"低谷"。在模糊的概念中,白人妇女代表所有的妇女,黑人男子代表所有的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