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陈新欣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关系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商业服务业   男女平等   女性角色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男性  
描述: 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刘伯红卜卫陈新欣Throughananalysisof1197sampleTVadsfromBeijing,Shanghai,Guangzhou,ShenyangandLanzhou,theauthorfindstha...
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
作者: 滕金秋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性别歧视   托妮·莫里森   女性主义者   奴隶制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由于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及女性身份,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和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及经历。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种族
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
作者: 高小康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   性别歧视   罗兰·巴特   公共知识分子   洗衣粉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文艺学  
描述: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90s,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has turned to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literature. Influenced by the Frankfurt school,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seems to turn to cultural criticism. A query thereupon follows: is cultural criticism an a
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
作者: 陆敏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功能   媒介   性别歧视   商业文化   广告创作   女性自我   受众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男性中心  
描述: 由于文化与媒介深深交联,故媒介通过符号体系表意时,能够而且必然执行着意识形态功能;将种种文化观念予以自然表达,使这些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获得强化;并且不自觉认同,成为主体的内在期待;从而维系现有文化。所以,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文化、价值观念。广告也不例外。当
现代女性的觉醒与困惑——英美当代女性小说初探
作者: 王建会   来源: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妇女   女主人公   女作家   性别歧视   女权运动   当代女性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现代女性的觉醒与困惑──英美当代女性小说初探王建会《美国传统辞典》给性别歧视下的定义是“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世界是男人的世界,文化是男性文化,夏娃该对人类的堕落负有责任,是潘多拉打开禁盒,释放了各种罪恶贻害人类,伊...
网络娱乐新闻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以娱乐新闻为例
作者: 于惠淑   解娜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性别歧视   娱乐新闻   受众   网络媒体   女性报道   媒体报道   女性形象   主导地位   男性  
描述: 在互联网上,女性图片铺天盖地,网络的特性使其成为传播女性内容的主要媒体。从媒体报道来看,对女性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娱乐新闻。娱乐新闻中,媒体把女性过多地塑造成物质化、欲望化的形象。在男权社会里,网络媒体成为满足男性对女性的偷窥欲和消遣
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作者: 孙中欣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性别歧视   电视广告   性别文化   社会性别角色   公共领域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男性   性别研究  
描述: 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 ,似乎已经离不开大众传媒了。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可以说 :传媒即生活、生活即传媒。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介入妇女研究领域 ,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范畴来审视今天的大众传媒 ,便是这篇论文的缘起。一、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学意义上对社会性别和大众传媒的相关理论理解 ,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国本土的传媒与社会性别互动状况。研究方法主要对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作文献分析 ,并结合笔者对大众传媒的大量现实观察和分析。“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到今天 ,已经日益成为女性
国内广告中的性别形象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 鲍静   裘杰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广告人   男性形象   大众文化   性别歧视   性别形象   性别建构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问题研究  
描述: 在西方性别研究的影响下,国内的性别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中性别与传播的研究更是一枝独秀。性别与传播研究"以传播学和性别研究为理论基础,既是用社会性别的视角研
媒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
作者: 陆敏   来源: 新闻前哨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功能   男权文化   性别歧视   女性角色   广告创作   媒介广告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父权意识   男权至上  
描述: 由于文化与媒介深深交联,故媒介通过符号体系表意时,能够而且必然执行着意识形态功能:将种种文化观念予以自然表达,使这些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获得强化;并且不自觉认同,成为主体的内在期待;从而维系现有文化。所以,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文化、价值观念。媒介广告也不能例外。当人们日益慨叹广告之强大渗透力时,大概已深切体会到现代广告具备的另一功能——除表层功能:“推销商品”之外的深层功能,如英国学者威廉姆斯所言的“创造意义结构”。
独立年代香港女性的角色调适
作者: 叶扬   来源: 青年探索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妇女团体   歧视女性   性别歧视   香港   女性解放运动   访谈式调查   女性形象   性的角色   调适  
描述: 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香港,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现代都市。生活在这里的男男女女,每天都演绎出不同的故事,然而就在重重叠叠的生活片断里,香港人为这个时代提炼出“独立”之名。那么,在这个独立的年代,香港女性的生活状况如何,她们的人生原则,她们的社会地位有何改变,女人之于男人以及男人之于女人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前景如何?笔者带着这一堆问号来到了香港,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访谈式调查,并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尽可能客观地反映香港现代女性形象。
< 1 2 3 ... 17 18 19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