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形象解读】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
作者:
孙可沁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格
形象解读
中短篇小说
-
描述: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擅长塑造女性人物形象而著称,在他的中短篇小说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用精湛的文笔对女性人物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进行了细致描述,并通过心理剖析,发掘女性人物的人格魅力,本文将着重探讨茨威格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展现茨威格对于女性形象深层次的解读。
-
王蒙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形象解读——以“在伊犁”系列小说为例证
-
作者:
王晓隽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维族底层女性
“在伊犁”系列小说
形象解读
-
描述:
王蒙的“在伊犁”系列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有受过教育的小学教员、粮站出纳、继承父母遗产的小有积蓄者、自食其力的底层农民等,她们大都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但面对婚姻,她们仍然难以挣脱世俗观念的束缚,面对命运,她们虽竭尽全力却仍难以自控;由于处在经济基础的弱势地位,她们的人生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维族底层女性要想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经济独立和平等自尊以及思想解放是必由之路。“在伊犁”系列小说用感人至深的笔触表述了对维族底层女性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
从《飘》的思嘉形象解读米切尔的女性观
-
作者:
郭丽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思嘉
形象解读
米切尔
-
描述:
在《飘》中,米切尔把女主角思嘉塑造成一个狡猾、虚荣但是又十分勇敢坚强而又独立的女性形象。虽然思嘉在生活中有着贪婪、自私的一面,但是她爱憎分明,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有着与男人相同的智慧、才智与坚韧。文章主要从《飘》中思嘉敢于追求爱情、敢于与现实抗争、勇于展示自我等几个方面的形象来解读米切尔的女性观。
-
出走的娜拉与女性形象解读——兼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新女性的出走
-
作者:
王鹤翔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妇女解放
新文化运动时期
娜拉
《玩偶之家》
中国新文化
四十年代
形象解读
现代文坛
易卜生
-
描述:
易卜生与中国的娜拉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终于选择摔门离家而去,那“砰”的一声关门声定格在舞台的终场,犹如敲响的警钟,震颤着多少虚伪的“玩偶之家”的家长以及冷漠的看客们。同时也像滚动的春雷从遥远的北欧一直响到中国,震荡着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叩响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门。“娜拉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解放的楷模,易卜生也成为中国文学革命和妇女解放的象征。”于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文坛、剧坛作家纷纷效仿《玩偶之家》,创作出;了一大批中国的娜拉式人物,文化界由此掀起了一
-
对特工类型片女性刻板印象的反击——电影《间谍》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杨锐
刘海玲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花
男性文化
男性角色
男性形象
刻板印象
女性角色
人物性格
类型片
形象解读
男权意识
-
描述:
特工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类型电影,尤其是在欧美电影中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在此类电影中,男性文化一直占据着较为主导的地位,女性角色往往作为男性角色的辅助形象存在。较之女性角色的剧情引导价值,女性的外形更受到关注,其视觉的感染力更容易成为焦点。在代表力量和权力的男性主导环境下,特工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自主性往往被忽
-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赵静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报复行为
白嘉
陈忠实
白灵
《白鹿原》
女性角色
小说内容
形象解读
时代女性
人物刻画
-
描述:
2016年4月29日,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在西安去世,品读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白鹿原》,成为人们凭吊和向陈先生致敬的一种形式。《白鹿原》是陈忠实历时四年创作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尽管整部作品中男性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