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形象分析】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孙犁作品中的另类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鲜晓丽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另类女性
形象分析
-
描述:
在当代文学史上,孙犁以清新、俊逸的风格塑造了一系列"美的象征"的女性形象,但20世纪50年代初在<风云初记>和<铁木前传>中,在人物俗儿和小满儿的身上,孙犁一改以往二元对立的人物创造模式,使这两个人物比以前创造的任何女性人物都要复杂和丰满,这也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成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
-
都市知识女性生存的焦虑与困境:论徐坤小说中的职业女性形象
-
作者:
郭亚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形象分析
徐坤小说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坤以她的女性主义小说直面女性生存的社会现实,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职业女性的世界,其中充满了关于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的寓言,并渗透着能否颠覆与如何颠覆男权文化的焦虑感和失败感。
-
从美狄亚的悲剧看构建和谐家庭的必要性
-
作者:
彭东晓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家庭
美狄亚
悲剧根源
形象分析
-
描述:
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塑造的美狄亚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她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觉醒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不是一般家庭悲剧,而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本文从分析美狄亚的形象入手,剖析她的悲剧根源,指出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意义。
-
十七年长篇小说中的“问题女人”
-
作者:
韩秀丽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七年长篇小说
形象分析
问题女人
-
描述:
本论文通过对十七年长篇小说(主要是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问题女人”形象进行分析,试图发掘这一类被歧视、忽略或是遗忘的边缘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并揭示其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通过考察“问题女人”在文本中的叙述形态,也就是她们在文本中是如何被表现的,说明在十七年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类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并揭示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从当时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从世俗欲望的能指,被改造的客体,红色理性下作家的情感投射三个层面进行论述,揭示她们所具有的内涵意蕴。第三章主要把“问题女人”置于现
-
析《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三位女性形象
-
作者:
高新艳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
麦琪
形象分析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大妈妈
-
描述:
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戏剧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剧作家.<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三位女性人物:大妈妈、麦琪、梅各具特点.本文结合猫的意象对三位女性人物进行形象分析,力图引发读者对其性格特征的解读及对其文学创作魅力的鉴赏.
-
歌剧《图兰朵》中两位女性人物音乐形象的比较
-
作者:
肖丹
来源:
天津音乐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咏叹调
普契尼
戏剧性
《图兰朵》
形象分析
-
描述:
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天鹅绝唱。歌剧中图兰朵与柳儿是两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她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相差甚远。普契尼一直以来都是以塑造女性人物见长。本文将从两位女主角的不同的地位、性格、感情以及唱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观察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她们这一对鲜明对照的人物在整部歌剧中起到怎样的戏剧性作用,以及她们之间的对比是如何体现作曲家的中心思想的。 第一章,人物介绍及形象比较。本章简单的介绍了歌剧的创作背景,从柳儿与图兰朵的形象分析出发,来了解这两位人物形象的不
-
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路径:基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苏阿敏
陈树生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径
高中女生
高中语文教材
培养
女生教育
自我效能感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高中女生教育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一时期女生在学业方面面临着来自外界与自身的巨大心理压力,自我效能感偏低.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材,笔者认为通过对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挖掘有利于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因素.对高中女生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被建构的电视剧女性形象:电视剧《潜伏》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黄艳萍
来源:
南方电视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理论研究
西方各国
形象分析
《潜伏》
女性形象
70年代
电视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关于女性主义电视的著述就已颇多;而80年代到90年代,更是女性主义电视理论研究发展的辉煌时期。在历经这样一个阶段以后,关于对父权制话语霸权地位在大众媒介的认识,已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然而,在中国大陆这样一块土地上,妇女历尽了两干多年的压迫之后,才开始逐渐透过西方人的理论揭破这一层面纱。可是,那种潜伏人心的儒家“从父从夫”的思想,却没有就此退隐历史。
-
威尔第《弄臣》中吉尔达的戏剧形象分析
-
作者:
郑晓婵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痛苦抉择
威尔第
活着
歌剧创作
相貌堂堂
形象分析
事使
里戈
悲剧性格
不知道
-
描述:
《弄臣》是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剧目,吉尔达是他这部剧中成功塑造的女性形象,在剧中,吉尔达是弄臣里戈莱托的女儿,她的父亲是花心、不负责任的公爵的弄臣,她的父亲的工作就是百般讨好这位公爵,包括帮他强虏任何公爵看上的女人。然而偏偏命运捉弄,吉尔达却爱上这样一个人,弄臣从"弄人"到"被弄",里戈莱托气不过自己女儿被公爵玩弄定下报复计划,可最终杀死的却是自己心爱的女儿,吉尔达最终为了挽救心上人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