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塑造新的月亮---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文化价值取向论
作者: 欧阳应湘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艺谋   中国女性文化   女性电影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文化的研究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中国女性文化的建构也由此而获得良好契机.该文尝试将中国女性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置于电影创作的环境中加以探讨,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其进行崭新、全面和深入地观照与思考,以期对确立正确的女性价值取向坐标,建构中国?
女性形象与文化叙事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学术季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商业主义   意识形态   张艺谋   女性类型   社会文化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社会变革  
描述: 本文认为,当代女性在一个不为注意的倾刻已经“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当一部分的女性在社会生产的重组中处于劣势、被判“出局”之时,一部分的“女性”却奇迹般地崛起:从大众传播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到种种关于“女人味”的解说,“女性”无所不在。然而,女性在当代社会的这一“崛起”,并非代表了她们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的增强,相反,却可能只是呈示了一种“泡沫”式的缤纷和虚假的“女性主体”。事实上,自80年代末以来,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及其有关的种种话语,不仅已在不知不觉中被纳入了商业主义的运作机制,而且成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和现
缺失·守望·贫困:试论九十年代国产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肖燕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性权威   男权话语   张艺谋   女性身份   女性意识   父权制度   传统道德   “母亲”   女性形象  
描述: 引言西方的男、女性别之原型为亚当与夏娃,“他只为上帝,她只为他的上帝。”(弥尔顿《失乐园》)“上帝——男人”相对于“肋骨——女人”而获得了性别的权威,女性的创造由此被决定为二次的,派生的亚类品种。中国的文化传统则发端于一个由阴阳构成的二元宇宙观,“一...
从神话到现实:从《一个都不能少》看张艺谋的艺术取向
作者: 曹而云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定情境   张艺谋   纪实性   艺术处理   张艺谋电影   电影艺术   艺术取向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生活化  
描述: 在“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以其相当独特的方式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的影坛上以他个人的神奇故事,谱写出一则当代中国自我“神话”——张艺谋电影文本神话,同时为自身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张氏在其电影艺术追求过程中,特
裂变:从性别角度看演员群体的兴盛与衰落
作者: 陈晓云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度   中国电影   张艺谋   电影表演   女演员   兴盛与衰落   刘晓庆   国际电影节   女性形象   男演员  
描述: 男女两性构成了人类社会,并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化,然而,女性特有的荣光总是被男性高大的身躯所淹没,以罗丹和他的情人为原型拍摄的影片《卡米尔·克劳黛尔》曾经指涉了这一主题。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明古国,这种矛盾更深刻地存在着。无论是在现实生活里,还是在艺术作品中,男性总是把建功立业作为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男儿当马革裹尸还”曾经是古代士大夫们毕其一生的追求,而女性则被限定在家庭、儿女的日常琐事之中,“女主内而男主外”的观念至今依然根
新片点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力量   导演   情感世界   张艺谋   西安电影制片厂   影片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编剧   三峡工程  
描述: 《世纪之梦》电审故字(98)064号湖北电影制片厂出品长度:2966米编剧:张笑天导演:李前宽肖桂云摄影:李俊岩主演:许还山高惠影片以三峡工程的筹建、开工为切入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三峡工程作为世纪工程的重要性,生动地塑造了以陶晋川、伍青黎为代表的当代...
新片点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通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力量   导演   情感世界   张艺谋   西安电影制片厂   影片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编剧   三峡工程  
描述: 《世纪之梦》电审故字(98)064号湖北电影制片厂出品长度:2966米编剧:张笑天导演:李前宽肖桂云摄影:李俊岩主演:许还山高惠影片以三峡工程的筹建、开工为切入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三峡工程作为世纪工程的重要性,生动地塑造了以陶晋川、伍青黎为代表的当代...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