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异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96 条
-
苦闷与挣扎―解读张抗抗《作女》之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晓丹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抗抗
作女
异化
-
描述:
当女性意识到自身异化,并决心与这种异化作抗争时,往往会感到都市男性本位文化的压制。当其在处理自身欲望需求与女性主义理想之间坠入一种两难困境、在最初的抗争中遍体鳞伤后,她们选择了流浪。
-
婴儿的蜕变:娜拉
-
作者:
李可慧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儿
反抗
娜拉
异化
-
描述:
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玩偶之家》,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婴孩般的女人娜拉的成长蜕变。在构建的一幕幕戏剧铺垫与冲突中,时于娜拉的描述始终都没有忽略她的婴儿气质。本文认为,娜拉之所以被异化为夫权家庭中表面怯懦内心勇敢的女性形象,是因其一直被滞定为的婴儿形态。她的操劳、焦虑、反抗等都惊人地切合婴儿特征。
-
谈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
作者:
刘启鹏
刘婷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妻性
母性
天性之爱
异化
-
描述:
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的浸浴着异化的色彩 ,俘虏于封建男权的包围之中 ,主要表现在妻性的丧失。同时鲁迅又着重刻画她们母性的膨胀 ,显然别有一番用意 ,这无疑与鲁迅一生的终极理想相契合 ,即寻找天性之爱
-
“妖孽”尹雪艳
-
作者:
田元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孽
男性中心
尹雪艳
异化
-
描述:
在《永远的尹雪艳》中,男性作者塑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女性形象——尹雪艳,在她的身上承载着男性中心话语对女性主体性的压制,她成为男权话语下男性欲望的投射,为男性中心话语所异化和物化。
-
贞节樊篱下的变异:试论中国现代女性文本中的特殊群体
-
作者:
戴薇薇
来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节
女性文本
异化
-
描述:
本文以中国现代如挂作家文本为基础,考察贞节观对待统女性的身心压抑,进一步探析由此而出现的三类观念或处事方式发生异化的女性形象.
-
性·谎言:论《唱西皮二黄的一朵》中的女性困境突围
-
作者:
吴智龙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生态
形象塑造
女性
异化
-
描述:
《唱西皮二黄的一朵》是毕飞宇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一朵的命运揭示从都市生态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异化作用。本文试图从小说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切入,通过女主人公性与谎言的性格解读,论述作品中女性困境的突围,并探讨小说人物与环境构成的复杂关系。
-
性.谎言
-
作者:
吴智龙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生态
形象塑造
女性
异化
-
描述:
《唱西皮二黄的一朵》是毕飞宇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一朵的命运揭示从都市生态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异化作用。本文试图从小说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切入,通过女主人公性与谎言的性格解读,论述作品中女性困境的突围,并探讨小说人物与环境构成的复杂关系。
-
试论张爱玲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
作者:
李云霞
陈富志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形象
异化
-
描述:
与出走的“娜拉”和指归在反抗的“新人”不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是对普遍意义上女性文学的一种反叛,既麻木冷漠,又自私、无情;既是被害者,又自觉不自觉地害人。张爱玲以冷峻的笔触揭开了女性文学温情的面纱,揭示出主人公无一例外的苍凉身世,从某种意义和角度上发扬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传统。
-
灰色的花朵 断翅的蝴蝶:从鲁迅小说中女性的命运看封建制度下人性的异化
-
作者:
张洁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命运
女性
异化
-
描述:
逃脱的命运。鲁迅通过这些女性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异化,从而无情地讨伐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达到了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的目的,直到今天仍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和启迪价值。
-
论《黑暗的心脏》中的男权意识
-
作者:
黄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缺席
参照物
异化
-
描述:
小说以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殖民地的征服和掠夺为主题。在征服和掠夺的过程中,突显了文明和野蛮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文本也暗藏这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这种典型的以男权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形象变成了体现男性精神和审美的介质,由于女性形象在文学中仅是一种介质,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一个空洞的能指,所以她们总是被她们的男性创造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削足适履的扭曲变形,构建出呵护自我需要的女性他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