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十七年”文化传播中女性形象的消解与建构:以《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传播为例
作者: 杜娟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消解   林道静   女性形象  
描述: 特殊的历史时期,选取《青春之歌》为研究范本,以主人公林道静为研究对象,探究红色经典中女性形象的消解与建构。本文以文本为基础,试图立足“十七年”这个特殊的空间,以林道静的在文本、电影、连环画及宣传画
文化视域中台湾电视女性形象建构分析:以《女人我最大》和《麻辣天后宫》为例
作者: 刘颖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文化   传播   女性形象  
描述: 身的商品和讯息,这些商品和讯息打着“女性自主”、“新时代女性"的旗帜,宣称通过对外表的改造和修饰,女性会更加自信迷人。当女性信服媒介内容所建构出来的身体形象的理想标准,重视外表逐渐成为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论九十年代中国女性作家历史小说中女性主体建构
作者: 樊金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建构   女性历史小说  
描述: 后现代理论的兴起,自我主体成为被质疑和解构的对象,女性主义者从中得到启发,怀疑主体建构之上的男女角色定位,人们正是在社会文化中按照它规定的有关男女的社会分工、角色期待、行为规范进行自我塑造,从而形成
“东方主义”话语的建构与解构:《女勇士》中的中国女性形象评析
作者: 毛秋月   来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东方主义   汤亭亭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在《女勇士》一书中,既有对"东方主义"话语的建构,同时也有对这种话语的解构。我们可以从小说塑造的几位中国女性形象入手,解读这两种活动的具体操作。《女勇士》所反映出来的"东方主义"话语与其对立面"西方主义"话语都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只有东西双方不再妖魔化对方,才能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模式。
在批判中建构的女性文学
作者: 郑来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男性化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类别,其创作理论经历了解构与建构的过程,女作家在解构的同时,进行着曲折的探索与建构之路。
新世纪职场剧中的“女强人”形象研究
作者: 罗小艳   来源: 吉首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形象   职场剧   “女强人”   观众  
描述: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知识女性群体在职场上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国产电视职场剧不断被热播,建构的各种职场“女强人”(精英女性)形象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强势来袭,纷纷
男性建构下的女性形象:论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电影的女性表达
作者: 李婧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建构   导演   性表达   女性话语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男人   男性   女性主义  
描述: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西班牙的著名导演。他的所有电影都可用他的一部影片的名字来概括——《激情迷宫》。阿尔莫多瓦的电影都是关于欲望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女性,所以被很多人称为"女性电影"。尼采说过,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女性形象基本上是由观看者根据在场的缺席,根据在场的他者想象出来的。"(马藜《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四川大学出版社)从远古算起,女性形象从来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女性,她是由男性的一根肋骨所创造出来的,一开始就被注入了男性的思想意识。所以女性形象都被自觉
西方电影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建构
作者: 邢蓉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女性意识   发展潮流   女性角色   普拉斯   西方电影   女性形象   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女性形象是西方电影影像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不平等的意识与价值观得到或多或少的呈现。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电影得到持续不断的阐释,基本同步于整个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潮流。总的来说,西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臣
毕飞宇笔下男性对尊严的建构和维护
作者: 曾慧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自尊   建构   文学作品   父亲形象   毕飞宇   女性形象   男性   维护   短篇小说  
描述: 当代作家毕飞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乡村,一直以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都贯穿着对尊严的思考,从一开始对历史语义的写作,至聚焦当前世俗生活,毕飞宇自身的文学观前后产生了变化,他一直十分渴望能创作一些宏大的东西,但这个宏大并不仅限于时间上的跨度,也不是空间上的壮丽,甚至也不是关系繁杂的人际关系。这个宏大仅仅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一个秘密,是对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例如尊严。它
《莳萝泡菜》中男性权势形象建构的语气视角
作者: 傅翀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势   男主人公   陈述语气   建构   曼斯菲尔德   女主人公   形象   泡菜   特殊疑问句   小句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以描写女性人物为特点的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女性作家。虽然其作品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以欣赏其独特的文体风格居多,少有从女性主义角度的解读。《莳萝泡菜》完成于1917年,是曼斯菲尔德的重要作品之一,讲述的是女主人公Vera在路边的一家咖啡店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