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希望 】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悲苦中的希望 :论《灿烂千阳》中的两个女性形象
作者:
干琳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女性形象
战争
《灿烂千阳》
描述:
私生女玛丽亚姆的童年在她十五岁的生日那天一去不返。母亲自杀,父亲逼她成为人妇。然而战争的悲剧并没有带给阿富汗的女性新的曙光,十八年后的莱拉失去父母与恋人,亦嫁给了玛丽亚姆的丈夫。在暗无天日的暴力阴影下,两人像母女般相依为命,忍受着失落,怀抱着希望 。
试论《春琴抄》中的春琴像
作者:
成晓琳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内在美
爱情
春琴像
描述:
集唯美主义与恶魔主义于一身的谷崎润一郎,1933年发表了《春琴抄》,作为谷崎润一郎文学的最高成就,此部作品至今仍备受关注。作品中的主人公,春琴和佐助,也是备受瞩目的存在。本文主要着眼于春琴的内在美,对在黑暗生活中寻求希望 、持守爱情的春琴这一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浅谈祥林嫂的希望 与挣扎
作者:
郭其平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祥林嫂
希望
挣扎
描述:
《祝福》通过祥林嫂被迫改嫁、再回鲁镇、捐门槛、临终疑惑等情节,塑造了一个被社会和自我吞噬的女性形象。纵观祥林嫂的一生:贴着"卑贱"的标签,被家庭和别人左右,有过希望 ,有过挣扎,但都被毫不客气地践踏了。
理想·前景·希望 :探析迟子建的艺术世界
作者:
常暮晗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理想
文学世界
希望
迟子建
描述:
开辟了一块精神的“伊甸园”,使平淡的生活在这种理想的照耀下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本文将从文学理想与现实结合的维度切入迟
浅析《绿萝之舟》中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
作者:
郑文超
来源:
速读(下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状态
环游世界
希望
生存状态
女性
描述:
津村记久子的《绿萝之舟》是日本最高纯文学奖芥川奖的获奖作品,以即将步入30岁的女性为中心描述了她们的生活状况。本文结合日本的社会背景分析了小说中所隐含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
浅析茅盾《蚀》三部曲中时代女性之漂泊
作者:
许舒婷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
希望
漂泊
幻灭
时代女性
描述:
茅盾所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无疑是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虽形象性格各异,但都饱尝大革命时期带来的精神之苦,有一种漂泊之感。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时代女性内在漂泊感的缘由以及她们的漂泊状态。
《被附身的女人》作品中历史延续性剖析
作者:
黄训祎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希望
乌托邦
抗争
女性
描述:
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梦想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追寻美好未来的力量。尼加拉瓜女作家休孔达·贝莉(Gioconda Belli)在她的小说处女作《被附身的女人》中刻画了一代热爱自由、勇敢无畏、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生不逢时,在独裁统治的黑暗中艰难前行,但也正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那一代年轻人不平凡的人生。1988年小说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和读者们的青睐。1989年获德国安娜·希格斯奖(Premio Anna Seghers),同年获德国书商、图书管理员和出版社基金会奖项(Premio de
绝望中的希望 无奈下的凄凉:论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塑造之影响
作者:
李艳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张爱玲
希望
无奈
女性形象
凄凉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许多人认为"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的认知态度是客观冷静的,但笔者以为冷静或是冷漠的态度并不意味着作者的置身事外。我们仔细阅读作品,再参照张爱玲自身的经历,就不难发现张爱玲在描写笔下众多人物形象的悲欢离合时其实倾注了许多她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当生活在痛苦之中:严歌苓小说中女性人物心理深层分析
作者:
丁元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心理深层分析
希望
苦难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作为海外华人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严歌苓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的文学大奖中屡获殊荣.她塑造了许许多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东方女性形象,表现了她们在生活磨难中所爆发出的韧性与坚强,以及在这种坚强后面透出了一种超然和解脱.论文将《扶桑》、《人寰》、《白蛇》三个文本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