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江苏作家余一鸣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王佳琴   来源: 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书写   小说   余一鸣   女性  
描述: 近年来,江苏作家余一鸣的小说备受关注,其中女性书写之于余一鸣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小说揭示了在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在官场、性文化和自身的性别意识方面遭遇着被无声吞噬的悲剧命运;在资本条件下父权制和资本
"告诉世界"的方式:小说中的南京大屠杀与民族国家观念的表达
作者: 李永东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民族   国家   南京大屠杀   小说  
描述: 南京大屠杀叙事的基本动因和姿态是"告诉世界"。"告诉世界"的方式受民族立场、时代语境、作家身份等因素的影响。位置、态度与时代性的遇合,使得民族国家观念的表达显得繁复而歧异。抗战与冷战时期的小说围绕
新旧驳杂——挣扎在传统与现代漩涡中的《眉语》
作者: 邹明飞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眉语》   新旧驳杂   小说  
描述: 《眉语》创刊于20世纪初的上海,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特殊的时代特色在《眉语》杂志上留下了新旧驳杂的痕迹,这在《眉语》的栏目中有明显的体现,尤其是占最重要地位的小说栏目,展示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学所生的一系列变化。
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
作者: 王侃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   当代   文学研究   小说  
描述: 欲望主体的文化意义,也使在男权机制中遭遇“扁型化”处理的女性形象变得丰富和饱满。 在本书中,新锐学者王侃独辟蹊径,从历史、语言、欲望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遗产,认为它在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
作者: 陈方   来源: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俄罗斯   文学研究   现代   小说  
描述: 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俄罗斯女性文学的历史及其研究现状”、“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扫描”、“永恒的主题:生存·爱情·死亡”、“俄罗斯女性文学形象:历史和现在”等。
从女性形象塑造分析李碧华小说的艺术风格
作者: 赵妍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李碧华   创作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李碧华的小说通过历史和传奇构筑了许多既具有戏剧性又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很多既率性痴情又叛逆倔强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女性形象又隐约透露出宿命论的意味。本文拟对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此探究李碧华小说的艺术风格。
神性之爱:论冰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基督教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冰心小说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完全的爱、牺牲与成全的爱以及救赎的爱,揭示了这种带着神性光芒的爱受到冰心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并指出了这种爱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论柔石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刘鑫   来源: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柔石   社会   文化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由于其生存的独特时期和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很多人着重于研究柔石小说中的青年形象,即使是研究女性形象,也多是表现出柔石对女性悲苦命运的关注
浅析叶祥添笔下的封建社会女性形象
作者: 陈秀丽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叶祥添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了华裔作家叶祥添的小说《山光》《龙门》《龙翼》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将她们分为固守传统的和超越传统的两类,认为超越传统的凯西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的代表。叶祥添塑造凯西娅形象,为女性的解放指出了一条新路。
孙犁笔下的“另类”女性形象
作者: 董媛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个人诉求   主流意识   “另类”女性   小说  
描述: 孙犁是解放区文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他塑造的大多数是具有思想、道德、感情、性格美的妇女形象.但同时他笔下也出现了一批“另类”女性,这些“另类”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敌对阵营中的“另类”女性、革命阵营中的“另类”女性及中间阶层的“另类”女性.通过分析这些“另类”女性的性格以及作者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我们可以更深刻了解孙犁创作的复杂性.
< 1 2 3 ... 38 39 40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