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庭】搜索到相关结果 182 条
-
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漫议(上)
-
作者:
谭廷杰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现代小说
莎菲
个性解放
爱情
知识分子
家庭
女性形象
漫议
知识女性
-
描述:
有人曾讲,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这可能有点夸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作者认识自己人生价值的固有思维定式恐怕得到诸多男性作者的认同,大家都热情描写女性,关切妇女的切身问题。的确,在古今中外作家的心灵和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地位。“五四”以来的我国现代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分子女性,数量较多,有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考察一下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的嬗变、演进,寻求她们在文学史中渐变的轨迹和参照系统,无疑是很
-
中国女导演与女性电影
-
作者:
潘若简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导演
新时期
女性意识
怨而不怒
女性命运
文学艺术
家庭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
描述:
在两千多年不断强化的封建重压下,女性在文学艺术中的主客体地位,大体上与其在社会中、家庭中的从属地位相平行。间有惊才绝艳灵慧过人的才女,从她们闺中的弦瑟上弹出的乐曲的基调,多与“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
贤妻良母的奥秘:百年来贤妻良母内涵的变迁及批判
-
作者:
张红萍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
妇女解放
社会科学
男女平等
角色定位
贤妻良母
家庭
女性形象
学术评论
-
描述:
贤妻良母,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它规定着女性的价值,代表着女性的特征。它是社会、男人对女性的要求——好女人的标志。能否做到贤良是衡量女性的标准,这几乎是对一个女性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合格女性与不合格女性的最低标准。
-
心灵的呐喊,女性的挣扎:《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张建群
来源:
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大房子
主人公
白人
托妮·莫里森
丈夫
《所罗门之歌》
家庭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文章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成三组加以评析,概括出黑人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中的三种不同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勾画出的一幅黑人妇女由依附、顺从逐渐走向抗争、独立的生活全景图。
-
关于电视剧《孽债》的讨论综述
-
作者:
俞海宜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真实性
上海话
《孽债》
现代都市文化
乱搞男女关系
家庭
女性形象
电视剧
讨论综述
-
描述:
关于电视剧《孽债》的讨论综述俞海宜由黄蜀芹执导的,根据作家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20集电视连续剧《孽债》,在上海播出后成为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牵动了千家万户。沪上的《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等报刊杂志评说不断。市文联、作协、视协、市妇联、广播...
-
男女企业家两性对话 职场规则谁做主
-
作者:
王冲
高可心
王琛
高玉琦
来源:
城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企业家
职场
企业规则
机会均等
首席执行官
家庭
女性形象
男人
两性对话
男性
-
描述:
百事公司首席执行官努伊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我正见到越来越多接近首席执行官水平的才华横溢的女性。她们很有希望。综观全球职场,女性已经凭借着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在职场风生水起。但许多女性仍然感到由于性别差异而带来的职场歧视或者是不适应。作为女性在这个以前男人占主导地位的职场中打拼,男性之间的规则往往让女性很无所适从。3月9日上午9点,在山东大学新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省内8名男女企业家围绕职场规则与机会均等的主题讨论得热热闹闹,让我们听听他们诠释的职场规则。
-
追求女性人格的完美——略论尤尼娜小说中当代“事业型”新女性形象
-
作者:
周晓明
来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性价值
自身价值
女性人格
新女性
事业型
职业大学学报
家庭
小说
-
描述:
在苏俄(指前苏联)当代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女作家,她们的作品以写妇女生活为多,表现出女作家特有的切入生活的角度和审美观,其中,柳博芙·尤尼娜就是富有代表性的一位。她自7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女性特色的作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她的主要作品有:《独居女人》、《一张前线的照片》、《十二天》、《女厂长》、《民警大尉库兹米切娃和她的好友纽拉》、《飞来横祸》等。在这些作品里,作家塑造了一组“事业型”新女性的形象,这
-
走近“阿春”谈女人
-
作者:
胡兰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节
北京人
生活体验
传媒报道
性格
剧中人
家庭
女性形象
男人
电视剧
-
描述:
凡是看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人,都难忘那个剧中人阿春。尤其是许多男性观众,大都为之一振,情不自禁以欣赏的语气对身边的女性说:“瞧瞧,这才是真正的女人!”真是一出戏演红了一个演员。阿春的饰演者王姬这个北京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如此这般地“火”在了“纽约”!后来便有传媒报道关于王姬种种,尤其听说她希望回国发展的消息,便觉得我们能促膝谈心的机会不远了。果然,广州花城,第二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美丽、端庄而
-
榜样明星
-
作者:
叶清漪
来源:
明日风尚(娱乐名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势
声线
高中
经营
爱情
家庭
母乳喂养
女性形象
明星
男人
-
描述:
对于女性杂志们来说,张柏芝是近乎榜样般的伟大存在:高中未毕业便入行,长着一张玉女的脸蛋,声线却意外的豪迈;拥有美貌却没刻意经营;爱上一个男人即死心塌地,而男人又不见得有权势;最后,为了爱情与家庭抛弃事业。
-
心灵的呐喊 女性的挣扎——《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张建群
来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大房子
主人公
白人
托妮·莫里森
丈夫
《所罗门之歌》
家庭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文章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成三组加以评析,概括出黑人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中的三种不同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勾画出的一幅黑人妇女由依附、顺从逐渐走向抗争、独立的生活全景图。
<
1
2
3
...
11
12
13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