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审美情趣】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谈谈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黎烈南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中国诗歌史
更漏子
文学体裁
描写
青年女子
审美情趣
画屏
爱情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温庭筠是文人词的开山作家,同时也是在一种文学体裁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位文人。他在文学领域中专辟一女性的感情世界,从而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审美情趣,使词在中国诗歌史上开始放射出清新的独具魅力的光彩。自唐朝
-
贾平凹商州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胡蓓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州
贾平凹
审美情趣
女性形象
旧文化
系列小说
传统文化
世界
-
描述:
商州的山水,永远落在贾平凹的记忆中。贾平凹发挥自己的艺术和审美才能,营造了商州世界。商州世界系列小说呈现出一种质朴、清逸、隽永的审美情趣,显现出与阳刚相对的阴柔美。他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表现传统文化中的美融合到新生活,
-
论《聊斋志异》花妖狐魅形象的男性心理投影
-
作者:
颜廷军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特征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心理投影
女性化
古代文学
审美情趣
女性形象
花妖狐魅
男性
-
描述:
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大多出自男性之手,这些女性形象必然浸透了男性对女性的理想及对女性形象的价值评判。《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的形象也是以作者的生活为参照的,许多细节体现了男性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其中也折射出蒲氏
-
论古装电视剧的创新品质与实践:以《甄嬛传》为例
-
作者:
李海丽
张磊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历史题材剧
观众
审美情趣
古装
碰撞与融合
女性形象
历史背景
电视剧
传统文化
-
描述:
古装电视剧承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是最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碰撞与融合的文艺样式。因此不管是历史题材剧、宫斗剧还是武侠神魔剧、历史传奇剧等历来都是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类型之一。作为当代电视剧的重要类型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的《戏说乾隆》至今,每年(大陆及港台地区)都有几十部古装电视剧出品,数量的急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装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制作精良,态度严谨的上乘之作,但也不能否认像题材重复、模式单一、格调不高等问题的存在。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11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
-
《淮海词》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
作者:
徐志华
来源:
沧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审美心理
思想性格
人民文学出版社
《淮海词》
审美情趣
西方美学史
流变
动作神态
女性形象
-
描述:
《淮海词》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
谈古典文学女性形象的阴柔美
-
作者:
乐萃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阴柔之美
李隆基
审美情趣
杜丽娘
杨玉环
女性形象
阴柔美
汤显祖
罗敷
-
描述:
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诗、词、歌、赋、散文等各类题材的作品,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在众多的巾帼女子当中,又以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秦罗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玉环以及汤显祖《牧丹亭》中的杜丽娘为典型的女性人物,作者流于笔端所抒发的对婀娜女子阴柔之美的感情,可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是描写完美女性形象的成功之作.在我国古代社会,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妇女始终处于被压迫的低下地位,她们的聪明才智固然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她们还因美貌而最容易受到伤害,她们或者成为某些男人泄欲的工具,或者成为生儿育女的机器,甚至利用她
-
历代帝王选妃的标准
-
作者:
越楚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帝王
李煜
魏晋时期
三寸金莲
中国古代
审美情趣
典型
界定标准
女性形象
先秦时期
-
描述:
中国古代对美女的界定标准,受历代帝王个人喜好的影响极大。"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汉唐的"燕瘦环肥",李煜的"三寸金莲"等,都是典型的例证。文人的经典作品,如宋玉的
-
意义世界的“埋葬”
-
作者:
宋林生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用理性
意义链
生存意义
能指链
自我意识
单向度人
审美情趣
哀莫大于心死
女性形象
意义世界
-
描述:
意义世界的“埋葬”宋林生如果说自然界是依靠彼此的食物链而相互依存的话,那么作为高等级动物的人类则不仅仅出于维持生命的需要而相互依赖,意义─-在人类这里具有超乎寻常的作用。然而。影片《黄沙青草红太阳》向我们展示的则似乎是它的缺失和断裂。这里没有崇高的信...
-
美貌的女人与俗套的艺术——对当代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一个批判
-
作者:
李运转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小说
深层结构
文化心理
审美情趣
女性形象塑造
小说作品
内心世界
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文学
男权主义
-
描述:
开篇便应说明,拙文止在探究女性形象的外貌刻划问题。换言之,它将不涉及所论女性形象的内心世界或曰“内貌”。而谈外貌,又主指人物的“静态肖像”即长相也。人物的言谈举止等动态性外在形态表现亦就旁置不顾。这样的肢解和割裂,对于本是完整艺术人物的女性形象来说,自是极片面的分析。然而,拙文进行的恰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事情。正因为在女性形象的“静态肖像”描绘的这点上,当代众多小说作品显露了它们充满俗气的套式化,而于此背后,又潜伏着一些聚含深层结构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的问题。也正是鉴此,我才决意来“亵凟”一下这些“美
-
《简·爱》《蝴蝶梦》之比较
-
作者:
冯茜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遗产
蝴蝶
女主人公
女作家
伯莎
文学创作
浪漫主义小说
审美情趣
简·爱
女性形象
-
描述:
英国小说《简·爱》和《蝴蝶梦》分别问世于19世纪、20世纪,时间不同,而两部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具有共通之处:小说模式属于一个爱情馍式——灰姑娘的故事,人物描写采用对照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两组对立的女性形象。产生相似的原因:一、文学遗产对后代作家的影响;二、作家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对文学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