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安娜与娜拉形象差异再比较
-
作者:
田升思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时代新女性
安娜·卡列尼娜
娜拉
托尔斯泰
离家出走
个性解放
爱情
划时代意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安娜与娜拉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是十九世纪末期开在俄罗斯大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两朵并蒂莲花。做为共同具有真诚的品质和叛逆性格的女性,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了妇女个性解放的划时代意义。但是,做为诞生在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无疑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即想从这个角度去把握审视这两个时代新女性。安娜和娜拉的离家出走,虽然在客观都包蕴着妇女个性解放的意义,但如果深究她们出走的主观动机,却有着质的差异。安娜从离家出走到卧轨自杀,体现了她爱情至上的追求,贯穿着处于从贵族立
-
相同的追求 不同的结局:安娜·卡列尼娜与海丝特·白兰之比较
-
作者:
王录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局
安娜·卡列尼娜
批判现实主义
托尔斯泰
卡列宁
爱情
生命激情
女性形象
偶然事件
海丝特·白兰
-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与海丝特·白兰分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巨匠托尔斯泰和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笔下的女性形象.虽然两位作家相距遥远,风格迥异。但他们对两位女性的心理描写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
试论托尔斯泰笔下的女性美
-
作者:
刘凡
来源:
日本学论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托尔斯泰主义
安娜·卡列尼娜
玛丝洛娃
艺术形象
女性艺术
女性审美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生活真实
-
描述:
每当提起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的眼前便会浮现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扬世界的文学作品;浮现出娜达莎、安娜、卡秋莎等一系列光彩动人的女性艺术形象。她们以卓越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引起了我们无限的深情。现在,就让我们沿着托尔斯泰的创作阶梯、拾级而上欣赏一下他多彩多姿的女性艺术画廊,
-
一个封建女性的现代意识——说不尽的蔡大嫂
-
作者:
张颀
来源: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现代意识
蔡大嫂
安娜·卡列尼娜
敢说敢做
层次分析
叛逆者
自主意识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一个封建女性的现代意识——说不尽的蔡大嫂
-
再读托尔斯泰
-
作者:
孙海玉
来源:
对外大传播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安娜·卡列尼娜
皮带
列夫·托尔斯泰
火车站
西方各国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形象
中短篇小说
-
描述:
1910年,82岁的列夫·托尔斯泰默默地死在偏僻的阿斯塔堡火车站。他身上仍穿着一件素色半长袍子,腰间系一根皮带,两只手斜插在皮带上。这是他的经典形象,也是最后的形象。很快,列夫·托尔斯泰死于肺炎的消息成为西方各国报纸的头条新闻。当时,他已是全世界瞩目的伟大的作家。为他奠定声誉的自然是他的作品,尤其是
-
基于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研究
-
作者:
夏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安娜·卡列尼娜
小说人物
妇女解放
外在美
爱情悲剧
文学研究者
文字出版
文学人物
挑战精神
-
描述:
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这部小说的人物能够引起众多人关注,充分说明托尔斯泰的主人公塑造是成功的,体现出了安娜·卡列尼娜不同于平常女性的性格特点,实现了小说人物形象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塑造,这样一个具有向社会挑战精神的女性人物,其自身的命运自然会笼罩着悲剧的色彩,也正是这个悲剧式的结局,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反叛意识,表达出了人类思想进步的主题。《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
海伦·亨廷顿--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
作者:
裘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亨廷顿
安娜·卡列尼娜
《女房客》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渥伦斯基
劳伦斯
安妮·勃朗特
男权主义
-
描述:
海伦·亨廷顿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勃朗特三姐妹中小妹妹安妮·勃朗特(1820—1849)《女房客》(原名《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中的女主人公。中国读者对她还不熟悉,但她在英国文学史,尤其是英国女性文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英国小说家,女权主义者梅·辛克莱曾作过如下的评论:“海伦·亨廷顿在自己的卧室给丈夫吃闭门羹,这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整个英国引起了反响。” 《女房客》这部小说是围绕着海伦坎坷的一生展开的。一天,长年空关着的破旧的怀尔德菲尔府来了一位女房客。她没有丈夫,身边带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和一个年迈的女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