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婚恋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63 条
-
从《爱玛》中看奥斯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作者:
史笑嵩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玛
自我意识
婚恋观
-
描述:
《爱玛》是奥斯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奥斯丁通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解读来看奥斯丁所倡导的先进的女性意识。
-
论澳大利亚第一部女性小说《克拉拉·莫里森》中的女性婚恋观
-
作者:
吴庆宏
黄鹭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克拉拉·莫里森》
凯瑟琳·海伦·斯彭斯
婚恋观
-
描述:
19世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先驱凯瑟琳.海伦.斯彭斯于1854年创作发表了澳洲第一部女性小说《克拉拉.莫里森》,它通过故事中的女性人物塑造,表现了殖民时期澳洲女性的三种婚恋观,反映了女作者对爱情与婚姻的独特思考。虽然被历史尘封已久,这部小说近年来多次再版,在当下新的历史语境中,仍能引起很多女性读者的强烈共鸣。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婚恋观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高校研究生的调查
-
作者:
李东风
郜萍
来源:
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证研究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婚恋观
-
描述:
通过对江西省三所高校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研究生婚恋观的不同,并就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90后”大学生婚恋观浅析
-
作者:
李东风
付可可
来源: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析
“90后”大学生
婚恋观
-
描述:
"90后"大学生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事关他们今后的婚姻家庭生活,对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力图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并提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吸收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中积极因素等方面入手,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研究
-
作者:
李东风
郜萍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择偶
新生代农民工
访谈
婚恋观
-
描述:
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进行研究。从他们婚恋现状出发,依据调查数据资料,归纳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模式特点,并总结其择偶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要做出一定努力外,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大众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
未婚研究生的婚恋观分析及教育引导策略
-
作者:
房耀华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未婚研究生
教育引导策略
婚恋观
-
描述:
未婚研究生的婚恋观念表现为年龄较大,追求婚恋的自信心缺乏的婚恋观;男性女性研究生不同的婚恋心理以及受传统观念影响而形成的男尊女卑的婚恋观。而这些婚恋观念容易使他们产生明显的情感困惑问题,以致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这就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网络等方面提出解决研究生婚恋问题的教育引导策略。
-
邓颖超婚恋观中的现代意识
-
作者:
李潇
来源: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道德
邓颖超
周恩来
婚恋观
-
描述:
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革命实践中,她深深认识到妇女群众是党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妇女解放是党的重要目标之一。邓颖超的婚恋观具有显著的现代意识。她认为,男女婚恋是社会问题,并强调要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要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
商品时代婚恋观衍变后的文学叙事——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婚恋题材小说解读
-
作者:
郭力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叙事
女性文学
婚恋观
-
描述:
婚恋观的嬗变是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发生裂变的一个观察窗口,变化的形态及原因折射出商品时代下现代人生活状态与文化心理的变迁,涉及道德困境与法律难题。女作家婚恋题材小说以女性视角与女性生命经验为叙事基点,深切感受到商品经济时代不仅消费女性身体,还消费婚姻的社会现象,通过文学叙事想象的方式,传达出现代女性意识对物化婚姻的忧思与批判。女作家对商品时代婚恋观衍变轨迹的描述,不仅使我们观察到当今社会婚恋观呈现出的复杂的社会文化景观,还通过文学叙事来理解作家基于个人化立场的对物化社会的现代性批判。
-
高知女性学后婚恋问题探析——以山东省为例
-
作者:
刘露
来源:
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知女性
婚恋问题
婚恋观
-
描述:
当今社会女性的高知率越来越高,她们面临的婚恋问题引起人们的热议。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婚姻状况、择偶途径、择偶标准、家庭地位、生育观、婚外情六大方面探讨山东高知女性的婚恋,对影响高知女性学后婚恋问题从传统婚恋观、西方文化涌入、身边环境、自身因素四个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几个合理化对策及建议。研究山东高知女性学后婚恋问题,对研究全国高知女性婚恋问题,具有良好的指导借鉴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
女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偏差与女性学课程的设置
-
作者:
冉启玉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课程
性别分析
女大学生
婚恋观
-
描述:
当今女大学生的婚恋总的方面是积极上进的,但也有一些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出现了偏差:“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嫁个好丈夫比取得高学历重要”等观念在女大学生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女大学生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认同感较高;一些女大学生将婚姻与就业捆绑在一起,希望通过婚姻逃避就业压力等。女性学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女性性别平等意识,从女性视角识别男女生存与发展中的不平等现象,树立其自尊、自信、自强信心,有助于婚恋观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