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小姐”成长记:电影《失恋33天》与《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比较研究
作者: 陈闽璐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尚   小妞电影   女性形象   婚恋观  
描述: “小妞电影”是好莱坞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类型片,中国内地的此类影片也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2011年的电影《失恋33天》开创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新局面,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更是以5.2亿票房成绩创造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最高潮,笔者认为,比较两部电影可以看到国产“小妞电影”从对好莱坞亦步亦趋的模仿到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蜕变,显示出影片创作团队对主流观众心理脉动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到位。
王安忆笔下女性世界探究
作者: 张海燕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世界   婚恋观  
描述: 王安忆是中国现代重要女性作家,王安忆笔下的女性世界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作品中的女性世界更是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本文就王安忆女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及其婚恋观进行分析。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的感情文化意义
作者: 吴凤杰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孔雀东南飞   婚恋观  
描述: 通过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和封建家长制下父母为子女操办婚姻的著作,塑造了刘兰芝这个传统礼教下执着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汉末建安时的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婚恋观,一方面反映着封建伦理制度对女性的限制程度,另一方面反映了女性自身对理想的生活、关满的婚姻的向往、追求,彰显着进步的理性的文化意义。
浅谈当代知识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以阎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晏淑君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知识女性   婚恋观   集体无意识  
描述: 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种遗存既包括了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也包括了文化、历史上的文明沉淀。本文结合阎真的小说分析了知识女性在婚恋观和家庭生活中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指出了女性的自我解放和救赎之路任重而道远。
《诗经》中女性的婚恋观
作者: 卢静   来源: 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   女性形象   婚恋观  
描述: 本文分析了《诗经》中女性的婚恋观,它表现为:追求爱情的主动态度、率真 情感的自然展现、贤淑自重的婚姻生活理念。进而探讨了其婚恋观的美学内涵。
谈中职语文教材中女性人物形象对中职女生婚恋观的影响
作者: 杨根凤   来源: 求知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材   中职女生   婚恋观   女性人物  
描述: 中职生正处于婚恋观的形成时期.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职女生步入婚恋误区,重外在轻内在.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期有效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和婚恋观,从而促进她们情感的健康发展.
春夏秋冬: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凌叔华   婚恋观  
描述: 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人物既有偏处于世态一角的高门闺秀,又有受时代新风微醺的知识女性,这些女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共同组成了一幅女性世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图。细览这幅意蕴深厚的四季图,不仅可以发现一代女性留下的历史印痕以及艰难的成长之路,还能从中窥见凌淑华的女性意识与婚恋观。
从《倾城之恋》看近现代女性婚恋观
作者: 席林慧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男女平等   婚恋观  
描述: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倾城之恋》是她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全书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旧式大户人家的女子白流苏作为离过婚的“淑女”为谋生而谋爱的故事。在婚姻问题上,白流苏作为当时新女性的代表,仍然无法逃脱必须依附男子而生存的命运,这反映了中国女性在婚姻中的依附性以及中国女性所持有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婚恋观。本文以白流苏为代表分析《倾城之恋》中一众女性人物如四嫂、七妹等的婚恋观,并与现代新女性的婚恋观作比较,分析女性心理,希望借此文进一步认识女性,建立正确
论《少女小渔》中小渔的母性美
作者: 王春雨   朱晓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婚恋观   创造社  
描述: 严歌苓作品中有很多女性角色,她擅长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她的作品中的女性,大多都是善良与宽容的,具有母性的美。《少女小渔》中的小渔就是通过她的善良、宽容塑造出严歌苓笔下的充满母性力量的女性。
《金瓶梅》主要女性婚恋生活观浅探
作者: 钟筱佩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成因   《金瓶梅》   婚恋观   女性  
描述: 潘金莲、李瓶儿、孟玉楼与吴月娘作为《金瓶梅》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在晚明日益繁华的商品文化与重欲轻礼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她们的婚姻观较传统观念来说,既有突破,又始终难以摆脱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方面,有些女性开始敢于主动追求婚姻,为她们的婚姻赢得一定的自由空间,但她们的婚恋观,已经转化为一种重色轻情、重欲轻理的金钱买卖观;另一方面,由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重男轻女、一夫多妻制的观念,整个社会仍然呈现出一种男尊女卑、妻尊妾卑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很难获得上升空间,她们的命运终究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