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布依族情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明媚   来源: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妇女   情歌   布依族  
描述: 布依族情歌是布依族文学的精华部份,对唱情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情歌既表达了男女双方的择偶标准,也塑造了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布依族妇女作为情歌中的主体与客体,在千百年来的传唱中,被塑造得十分美好,集中体现了布依族人的理想与追求。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林香扬   来源: 成才之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形象   妇女  
描述: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是鲁迅塑造的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女性,小说对女性形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示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鲁迅把"妇女解放"这个问题放在社会解放这个社会思想大课题来进行探索的,即社会解放了,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飘》与妇女觉醒——《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
作者: 顾韶阳   王丽艳   来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觉醒   《飘》  
描述: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 ,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 ,同时肯定了她们对南方社会的贡献 ,对她们的博爱无私和勇于反抗、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表述了作者的观点——妇女应该走出家庭获得解放。
早期罗马妇女与传统的女性观试探
作者: 王大庆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妇女   早期罗马  
描述: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罗马妇女在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这与罗马历史早期妇女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由此竖立的传统女性观念密不可分。结合有关史料,对王政和共和时代的罗马妇女和传统的女性观进行了
步履维艰的中国女子——由丁玲笔下的女性看妇女解放
作者: 卢雪云   来源: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解放   道路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妇女问题为作家们普遍关注。女作家丁玲也是如此。她通过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让我们看到了几代中国妇女为求解放而奋斗的人生征途和心理历程。
抗战歌曲视阈下的妇女社会生活变迁研究
作者: 岳培红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妇女   抗战歌曲   社会生活  
描述: 抗战歌曲是在抗击日本入侵中国的大背景下所产生一系列为争取抗战胜利而谱写的各种样式和各种曲调的乐曲。抗战歌曲诞生在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时代,抗战歌曲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走向胜利的曲折之路,抗战歌曲也是中国女性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的历史缩影。抗战歌曲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抗战时代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刚强的一面:《女青年战歌》塑造了英勇抗敌的女战士形象;《山里的消息带来了》塑造了机智勇敢的女情报员形象;《姑娘们放哨树下边》塑造了心细多智的女民兵形象;塞克的《洗衣歌》塑造了热情的女服务员形象;《英雄赵一曼》
唐代妇女行为规范研究:以墓志铭为史料基础
作者: 金成荣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墓志铭   行为规范   妇女   唐代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唐代妇女行为规范和准则情况以及影响妇女行为的内在因素。论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除了引用一些正史和文献资料外,以出土的唐代墓志资料为史料基础,力图再现唐代妇女行为规范情况。笔者
从文史材料中重构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与感情生活
作者: 高莞尔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代   妇女   社会地位   情感生活  
描述: 兩漢時期婦女的社會生活,伴隨著漢王朝大一統的開放意識,社會上出現了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婦女在這樣新舊彌合的特殊環境背景之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地位提高。 為了要完整探究漢代這一時期的婦女地位及其情感生活,希望採取較寬廣的界線,材料收集的範圍除了以歷史史傳材料的輔佐外,更輔以漢朝的文學作品,在材料的運用與研究對象上更為廣泛,包含漢代的古詩、五七言詩、樂府、更有漢賦及散文,冀以多方全面的研究,能更深刻的瞭解並掌握漢代婦女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感情生活的態度,而非只是片面的認識。 首先就全面的婦女社會制度作為研究的
新观念的呈现与力度:民国城市妇女婚姻问题研究
作者: 余华林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念   社会   妇女  
描述: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民国时期城市妇女的婚姻问题,主要试图采取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新观念的出现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注意它的社会化途径、影响程度和方式。通过对观念与社会实际互动关系的分析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变态女性
作者: 肖南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作家   妇女   现代  
描述: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变态女性或女性变态心理的分析,希望揭示促使这些变态女性走向心理变态、人格扭曲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同时从创作主体这一角度分析了作者选取和挖掘变态女性题材的深层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这些变态女性形象的社会学意义,心理学意义和文学史意义。
< 1 2 3 4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