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解放运动】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
-
作者:
孙晓梅
来源: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正确方向
妇女地位
妇女理论研究
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解放思想
妇女权益
妇女解放理论
-
描述: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方向正确与否,是关系到中国妇女运动顺利前进的重大的实践问题。改革开放呼唤着中国妇女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正确分析中国现阶段存在的妇女问题,中国妇女理论的研究才能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选择与胜利: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八十周年
-
作者:
陈慕华
来源:
求是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纪念
中国现代史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历史选择
党的领导
-
描述:
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80年前,劳动妇女把三月八日确定为自己争取解放的节日,这标志着妇女运动的蓬勃兴起,并成为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伟大旗帜。勤劳勇敢的中国妇女高举着这面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组织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武器,为中国现代史谱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妇女解放的历史画卷。
-
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
-
作者:
赵抗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历史
《唯物史观》
妇女解放思想
妇女解放问题
五四时期
李大钊
-
描述: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全民性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起点。李大钊作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五四前后革命文化运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不仅写了许多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文章,而且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等学校的一些系里开设了《女权运动史》、《唯物史观》等课程,并经常出席各种妇女运动的演讲会。他专门论述了社会革命与妇女解放、
-
西方妇女文学形象
-
作者:
王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文学形象
妇女文学
妇女形象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
新女性
女性形象
传统文学
西方妇女
-
描述:
一女性形象从走进作品的一刻起,就带有神秘的魅力,人们很难想象一部完全没有女角的作品。而西方妇女文学在其崭露头角之日,便将注意力高度凝聚于女性文学形象的塑造,描写处于不同时代妇女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已成为贯串几代妇女文学的一条重要脉胳。西方妇女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代的变更。英国的简·奥斯丁曾被推崇为在其作品中“第一次暗示了一种妇女意识的存在”。其后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勃朗特姊妹的创作都被后人尊称为探讨女性的社会人生的佳作。美国的伊迪丝·华
-
话说中国男女平等
-
作者:
刘丽华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社会劳动
男女平等
女性异化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回家
大邱庄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建国后,“男女平等”作为不容质疑的社会公理,成为妇女解放运动中女性为追求与男性同样权利而奋斗的一种准则。“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中国比西方更为宽泛化和绝对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我们自认为已经解决或已基本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到底是不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不一样”,女性在中国社会得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平等,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男女平等”的现状 本来,“男女平等”是一个不难说清的问题,按照《辞海》中解释道:“妇女和男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实际中,人们对“
-
战后英国的新妇女运动
-
作者:
刘梦
来源:
西欧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社会
社会运动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二战以后
妇女权利
委员会
工会
-
描述:
60年代末,英国爆发了新妇女运动,这是一场反对现存体制、道德观和价值观,促进改革的社会运动。二战以后,英国仍是一个以维护传统价值观念为特点的国家,人们普遍推崇贤妻良母式的妇女,追求美满的婚姻,强调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因此,妇女就业率不高,工资低,受教育的机会少于男子,妇女进入政界极为困难。男女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进入50、60年代以后,英国发生了多次民主
-
战后英国的新妇女运动
-
作者:
刘梦
来源:
欧洲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社会
社会运动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二战以后
妇女权利
委员会
工会
-
描述:
60年代末,英国爆发了新妇女运动,这是一场反对现存体制、道德观和价值观,促进改革的社会运动。二战以后,英国仍是一个以维护传统价值观念为特点的国家,人们普遍推崇贤妻良母式的妇女,追求美满的婚姻,强调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因此,妇女就业率不高,工资低,受教育的机会少于男子,妇女进入政界极为困难。男女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进入50、60年代以后,英国发生了多次民主
-
浅谈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运动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完善过程
-
作者:
罗慧兰
来源: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
相结合
中国妇女运动
资产阶级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劳动妇女
辛亥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
-
描述: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三八纪念大会上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就不会有中国妇女的解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必由之路。这段话概括地说明了中国妇女运动的特点。我国的妇女运动从辛亥革命时期就已经兴
-
论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
-
作者:
赵文静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参政
妇女问题
中国近代
兴办女学
妇女解放运动
不缠足运动
妇女运动
康有为
维新派
孙中山
-
描述:
1 近代意义的中国妇女解放,应该从十九世纪末叶的维新变法运动说起。 十九世纪末期的维新变法是一个爱国的、进步的政治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维新志士,相当自觉地把妇女解放看作维新变法
-
李大钊妇运思想初探
-
作者:
李兴芝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中国妇女
男子
妇女运动
妇人
带阶
妇女解放理论
李大钊
-
描述:
李大钊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关心和研究妇女问题、尤其是劳动妇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是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热情支持者和导师.因而,学习和研究李大钊关于妇女问题的言行,并对这些言行给予历史的、现实的评价和反思,对解决当前的妇女问题、建立和完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开拓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李大钊是1919年5月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他一踏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大门,就敏锐地感觉到了中国妇女问题的严重性,遂于这年的二月撰写了《战后之妇人问题》(《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