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177 条
-
她们因何受损?:从女性主义角度简析《哈姆雷特》中主要女性人物的结局
-
作者:
张青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弱化
-
描述:
本文试图借助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及隐喻的一些视角,结合原著,分析在《哈姆雷特》中受损的女性形象及其结局。
-
吕思勉的妇女观
-
作者:
丁波莉
来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吕思勉
社会史
妇女观
-
描述:
吕思勉的妇女观表现在:重视妇女史和婚姻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各民族早期的母系社会和妇女地位;批判旧的妇女观,倡导注重妇女内在品质的新妇女观;在相关的文学创作中,展示新女性形象。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形成的原因有:清末民初"史界革命"等新思潮的影响;妇女解放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江南女性文化水平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大的现实;其家族女性多才华出众者。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社会史、妇女史研究。
-
“影”之谜:对布莱克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刘朝晖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廉·布莱克
妇女观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一个激进诗人 ,布莱克的许多观点都极具革命性和进步性。他的妇女观是否也具此种特征 ?批评家们莫衷一是 ,尚无定论。本文应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 ,从分析布莱克的前、中、后期的代表性诗作中的女性形象入手 ,试图阐明布莱克的妇女观 ,并分析该观点形成的缘由
-
元杂剧的女性形象与北方民族文化
-
作者:
王菊艳
王梅
来源:
哈尔滨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方民族
婚俗
杂剧
妇女观
-
描述:
元杂剧中之所以出现了一批性格各异、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宋辽金元时期 ,北方民族不断入主中原 ,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造成的 ,北方民族的民俗风气尤其是婚俗观、妇女观等对中原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冲击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从而塑造出新的女性形象
-
归有光的妇女观
-
作者:
韩爽
来源:
商业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有光
散文
妇女观
-
描述: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他在散文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在这些文章中有归有光对弱势女性的同情与怜爱,对亲人的回忆与怀念,也有归有光在定义贞女时所显示出的矛盾性。这类文章不仅饱含深情,而且艺术水平很高,从中可以看出归有光的妇女观。
-
《带阁楼的房子》里的两姐妹
-
作者:
杨孝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借鉴意义
妇女观
《两姐妹》
-
描述:
契诃夫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带阁楼的房子>里的两姐妹较为典型.对两姐妹俩的形象截然不同的刻画与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契诃夫的妇女现.这种观点对当今女性的价值取向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春秋乱世背景下的红妆们:从《国语》中的女性人物看春秋先人的女性观
-
作者:
童苏婧
来源: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妇女观
《国语》
-
描述:
<国语>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国别史[1],它以朴实凝练的语言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967年-公元前453年)活跃在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和事件
-
蘩漪与苔丝狄蒙娜悲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路怡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解放思潮
基督教文化
“雷雨”般性格
妇女观
-
描述:
《雷雨》和《奥赛罗》两部悲剧分别是东西方两位戏剧大师曹禺和莎士比亚的经典传世之作。由于剧作家所处历史时代和文化氛围的差别及由此形成的妇女观的迥异,曹禺笔下的蘩漪和莎翁笔下的苔丝狄蒙娜两位女性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其主导性格前者表现为雷雨般的性格,后者则可概括为圣徒情怀。但她们的命运都以悲剧结束,由此向人们揭示出一种现象:在男权社会的重压下,处于社会和文化边缘的女性,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终逃脱不了遭毁灭的命运。
-
从古希腊文学女性形象看希腊先民之妇女观
-
作者:
胡健生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古希腊
妇女观
史诗
-
描述:
古希腊人的妇女观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等塑造的女性形象中得以反现。古希腊文学中女性形象由“女神”至“女人”再到”女奴”这一衍变历程,勾画出了其妇女现倒金字塔式的嬗变轨迹:最上面一层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尚武精神、女性生殖崇拜和女性美崇拜;中间一层乃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美崇拜与贞操现;最底层则为奴隶社会阶段的贞操观。
-
从《三国演义》看传统“妇道”的变迁
-
作者:
熊笃
来源: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女性形象
妇女观
传统礼教
-
描述:
本文从《三国演义》十多个女性形象的描写中透析出它的妇女观 ,并与传统礼教所规定的“妇道”比较 ,证明其妇女观的重要变迁在于 :淡化贞操 ,屈从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歌颂智勇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反动 ;突出节烈 ,“舍生取义”的巾帼楷模
<
1
2
3
4
5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