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豆娘,东方女性的形象——《豆娘》新章序
作者: 海梦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窒息   豆娘   形象   灵魂   真善美   生殖器   女诗人   散文诗   爱情   作品  
描述: 美丽、智慧、善良、无私,为男人而生,为爱情而活。"最美的时候,不是姿态的优雅,而是忘我的投入。"亲爱的,请再次灌满我,我要把自己很彻底地稀释掉,直到崩溃,甚至窒息。亲爱的,丰满的乳房是你的,肥硕的臀部是你的,轻柔纤瘦的杨柳腰是你的,圆滚滚的脸蛋、发达的肌肉是你的,满地颤抖的星火是你的。疲惫安静的时光是我的,你颤抖的下肢,
试析吾丽汗·苏力坦叙事长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娜依古力·军居来克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诗人   诗歌创作   描写手法   莎拉   叙事长诗   苏力   玛丽   达丽   母鹿   乡村生活  
描述: 了206首诗,4部叙事长诗。"文革"结束以后,女诗人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不仅不断丰富诗歌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在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艾米莉·狄金森
作者: 任婷婷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艾米莉·狄金森   女性角色   女诗人   诗歌创作   社会背景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形象   诗歌语言  
描述: 19世纪的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令人惊叹的作家。狄金森终身未嫁,自青年起便隐居家中,以诗为伴。诗人生前籍籍无名,鲜有诗作发表,但在去世后竟给后世留下了近1800首风格凝练、意味隽永的诗篇和近千封极富诗意的书信。置于19世纪的社会背景下,可以发现狄金森的独特生活轨迹折射
蒂斯代尔诗歌中春天意象的隐喻
作者: 张荣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热爱大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   女诗人   人类与自然   女性解放   自然意象   战争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描述: 莎拉·蒂斯代尔,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的抒情女诗人。她的诗集《恋歌》曾赢得哥伦比亚大学诗协会奖(普利策诗歌奖的前身)。她的诗歌具有古典的抒情特色,感情真挚、语言精致、极富感染力。她擅长通过简单的意象把
改写文学史
作者: 孙康宜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诗人   “经典化”   改写文学史   女性诗歌   “多样化”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朱淑真   男性文人  
描述: 改写文学史
性别与经典的缺失:论晚明女性诗歌选本
作者: 方秀洁   聂时佳   来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媛诗归   女诗人   诗歌创作   复古运动   女性主义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诗歌   唐诗品   当代女作家   话语资源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进入21世纪,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大力清理文本和文化中男性中心观念、重评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之后,步入到更加理性地建构中国本土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之中:就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本土化问题、挖掘和整理中国本土话语资源问题,寻求女性主义新的理论生长点等问题展开积极探讨。本期刊出的这组女性主义的文章,《性别与经典的缺失:论晚明女性诗歌送本》这篇译文从挖掘和整理中国本土话语资源的角度,探讨1550—1560和1620—1630年间两次比较集中的女性作品选集出版事件在编排和评介两方面的异同,揭示除了商业
论池莉小说中的“黑夜意识”
作者: 徐书奇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思想意蕴   池莉小说   八十年代   《女人》   女诗人   翟永明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论池莉小说中的“黑夜意识”
飞落在树梢上的爱情鸟——舒婷《致橡树》与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之比较
作者: 王强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才情   《致橡树》   舒婷   女诗人   爱情诗   席慕蓉   “树”   个性气质  
描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舒婷和席慕蓉两个才情斐然的女诗人,分别写下了《致橡树》与《一棵开花的树》。这两首经典的爱情诗在大陆和台湾受到热烈追捧,成为指认两位诗人的标识性作品。有趣的是,舒婷和席慕蓉虽然
人生·才识·性灵-唐三位女诗人散论
作者: 谢丹月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灵   女诗人   唐代   散论   文艺评论   中国传统社会   人生   女性形象  
描述: 自古以来的文艺评论是男子评论女子的多,女子评述男子的则极少。由于男人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目中自我形象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历来对女子文艺作品的评论,实在有失公允。唐代诗风兴盛,群星灿然,更难得的是还产生了一批女诗人,其中以李冶、薛涛、鱼玄机的成就最高。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历来都是很低的,
台湾诗人蓉子的诗
作者: 刘梅林   来源: 淮阴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纳   基督徒   台湾   女子   韩国   蓉子   女诗人   城市生活   教会学校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台湾,她是属于祖国辈的诗人。曾经和她一起开放在台岛最初诗坛上的女诗人,随着40年诗坛风云变化,大多一朵一朵凋谢了,唯有她依然如故,像一朵青莲独立于当今台岛诗坛。她就是台湾女诗人蓉子。蓉子,原名王蓉
< 1 2 3 4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