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解读女性写作的文化价值
作者: 刘勇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男性写作   文本   女性写作   文论  
描述: 女性写作是女权主义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女性文本和女性文学批判等方面的理论 ,与父权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女性写作强调的是在女性文本中揭露父权文化的虚伪性以及压制女性文化发展的现象 ;反映出女性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倾向 ,从而达到社会性别的认同、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扩张、人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的目的。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韩两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以张爱玲与崔贞熙的小说为例
作者: 金帛信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崔贞熙   张爱玲   女权主义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论文比较研究了张爱玲和崔贞熙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张爱玲和崔贞熙进行文学创作的二十世纪初期,起源于西方的女性解放运动思想进入中国和韩国。这一时期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新女性们,在西方文化和女性解放运动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开始了意识层面的自觉。中韩两国的社会背景和作家自身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作品具有许多共通点。两位作家的相似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经历,同样作为女性作家,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丰富的感情相似却又不尽相同地展现了女性问题。作家的经历对其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本论文讨论了作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
女性编剧视角下女性形象研究:以六六电视剧为例
作者: 张红革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编剧   女权主义   六六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本文以六六编剧的电视剧为例,来具体分析女性编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与传统的男权社会中男性叙述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不同,试图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女性自我意识的存在,消除女性作为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的传统观念。本文结合以往的关于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运用传播学、符号学和心理分析学等学科思想,从叙述者性别意识、叙述的女性形象和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来论述本文,首先是叙述者的性别意识,通过男性和女性叙述者叙述视角的不同来分析叙述主体对话语权的把控,不同的性别意识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女性形象也由传统的“失
被欣赏还是被损毁的女性?——法国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究
作者: 袁雪宜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歧视   旧男权模式   法国广告   女权主义   女性  
描述: 众所周知,法国是很尊重女性的国度。但是,法国广告中女性裸体形象随处可见,对此,法国女性持两种不同的态度:不以为意或者反抗。大多数法国女性都没注意到且很难辨认出广告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是因为人们在意识中混淆了艺术中的女性美和商业广告中的女性美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在艺术作品中,女性裸体是展示美的一种方式而受到欣赏,但对于商业广告中频繁出现的女性裸体,我们应该如何去界定、评价?这值得深思。 在本研究中,首先,我们罗列出法国广告中包含女性歧视的各种现象,发现法国女性对广告中这些性别歧视现象持两种不同态度。然后,我们通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研究
作者: 向盼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性政治》   女权主义   性别诗学   米利特  
描述: 风起云涌,如黑人民权运动、反主流文化运动、反越战运动等,这些运动为随后发展起来的女权主义运动提供了有效的参照和呼应。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激进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迅速发展
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凯特·格雷维尔的小说《利莲的故事》
作者: 朱乐琴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父权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女权主义   家庭暴力  
描述: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性别文化,以其强大的反叛意识及颠覆来消解几千年人类关于两性文化、两性秩序的思维定势。本文试图运用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对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凯特·格雷维尔的《利莲的故事》进行女权主义
试论女权主义哲学在西方电影中的表现——以《钢琴课》、《法国中尉的女人》等为例
作者: 于辉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主体   自我意识   女权主义   客体  
描述: 女权主义哲学提倡唤醒女性意识,旨在追求女性在社会中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在西方电影中,一些电影工作者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在作品中,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本论文以《法国中尉的女人》和《钢琴课》两部
花开,在不同的世界:西方文学中的贞德形象研究
作者: 王丽莉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学   贞德形象   贞德   女权主义   女性地位  
描述: 法兰西民族巾帼英雄贞德的事迹和传说,一直是欧洲众多文学艺术家兴趣的焦点和表现的对象,在文学与艺术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西方文学和艺术史上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贞德的形象。贞德故事经历了史传记载、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多种途径,作品颇丰。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文学艺术独特的魅力,而且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意识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材料。 在莎士比亚、席勒、阿·法朗士、马克·吐温和萧伯纳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作家的创作中,贞德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倾向与美学意蕴。贞德最初
种族与性别——从小说《秀拉》看黑人妇女的三重压迫
作者: 于晓玲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三重压迫   女权主义   托尼•   莫里森  
描述: 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里,黑人妇女所遭受的不幸一直没有引起足够而又全面的重视,导致她们至今仍未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因此,黑人妇女受压迫的问题更应该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秀拉》以1919年至1965年的美国为大背景,以黑人社区梅德林镇为具体语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秀拉是一位反对传统,追求自我的新型黑人妇女,她的叛逆使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与传统的黑人妇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选择《秀拉》
岡本かの子の女性観(冈本加野子的女性观)
作者: 刘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冈本加野子   寂寞   女权主义   生命力   佛教思想  
描述: 作为佛教研究者和作家,冈本加野子在日本文坛中享有一定的声誉。冈本加野子深受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她也研究东方佛教思想。所以,她的作品中体现出西方的现代思想与东方传统思想的碰撞,所塑造的女主人
< 1 2 3 ... 34 35 36 ... 57 58 5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