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意识的多维张扬: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书写策略
作者: 毛正天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爱   女权主义   叙事   20世纪女性文学   爱情  
描述: 20世纪女性文学对爱情有着唯美的永恒追求 ,催动着爱情“女神”的诞生 ,也在追求之中得不到理解而进入“私人化”空间进行性爱原欲的过度张扬 ,“女神”顿时回归为“女人”,而女权主义文学思潮始终伴随这一
俄罗斯当代女作家斯·瓦西连科访谈录
作者: 巩丽娜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瓦西连科   俄罗斯   女权主义   文学创作   斯·  
描述: 斯维特兰娜·瓦西连科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女作家 ,俄罗斯作家协会第一书记 ,1 956年 1月 2 4日生于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伏尔加河畔的一个苏联军事小城卡普斯金亚尔 ,1 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
从自我否定到精神永存
作者: 李景环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自我否定   精神存在   女权主义   自我肯定  
描述: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比较成熟的一部代表作,它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手法对美国现代黑人女性的思想和生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这部作品中,爱丽丝·沃克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茜莉,引起了众多评论家的极大关注。 本文从小说产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探讨了在充满歧视的美国社会中经历了自我丧失后谋求自我肯定和精神自由的黑人女性。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在茜莉一步步走向自我丧失的过程中传统、心理、信仰和现实生活所起的作用;第二部分讨论茜莉如何从肉体和精神上发现
母爱,自我,孤独及两性对峙
作者: 邢军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孤独   自我   女权主义   母爱   两性  
描述: 《白夹竹桃》是美国女作家珍妮特·菲奇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小说出版后,连续数十周排在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小说以一位名叫阿斯特里德·马格努森的女孩为主人公,叙述了她因为亲身母亲入狱而不得不在一个又一个寄养家庭中流浪的成长经历。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少女特殊的、复杂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又以阿斯特里德为核心,将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女性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真实可信的女性形象长廊。作为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白夹竹桃》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当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精神危机。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陈雁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中国   大众传媒   性别教育   女性形象   妇女权利   妇女工作  
描述: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杀戮女性并非色情艺术:女权主义者反对《化装杀人》(1980)
作者: 查尔斯·莱昂斯   李小刚   来源: 世界电影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装杀人》   女权主义   文化团体   电影审查制度   女性形象   色情艺术  
描述: 1980年的8月末,大约《化装杀人》(Dressed to Kill)在全国影院上演一个月之后,女权主义者针对这部很多人认为是宣扬对女性施暴的影片筹划着如何做出反应。在8月28日这天,妇女反对以暴力
淑的解读
作者: 张亚祎星   来源: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无名的裘德》   女权主义   婚姻界定性   现代性意义  
描述: 淑·布莱赫德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一位女性形象。淑一直在追求自我人格的完整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传统婚姻的排斥 ,在追求爱情与自由中不断强化自身意愿 ,追求灵与肉的结合。虽然她在追求自由的基础上实现了女性自身的价值 ,但她终究没有彻底成功。淑的形象具有鲜明而深刻的“现代主义痛苦”的印记 ,而作品《无名的裘德》具有现代性意义。
确立女性主体与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季红真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文化身份   当代文学   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   后现代主义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确立女性主体与女性文学创作
颠覆、解构与超越——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本质探微
作者: 宋桂珍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复合体   超越   颠覆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是女权运动的文化成果 ,经典的西方女权主义是以社会性别论为其理论起点的 ,颠覆与解构男性中心主义是其主要的内容和目标。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理论及其创作是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它是多元的 ,开放的 ,是女性与人性、个人与社会的复合体。
回来的尴尬 救赎的痛苦——评“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厨房》
作者: 牛学智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厨房》   女权主义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短篇小说   徐坤  
描述: 徐坤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文体意识的作家,在广义的写作范畴上,她靠的是两条腿走路,以文学研究为事业,一边也进行着她的小说创作。徐坤显然是有着更明晰的小说理性的作家。她在当代知识分子尤其女性知识分子精神处境领域的挖掘和探讨,一旦涉及到“女性”,作家的“超性别意识”和“性别意识”就导致作品走向深刻。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