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扮男装】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从“女扮男装”现象看盛唐时期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杨佩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父权制
女性意识
唐朝
着装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盛唐社会为背景,以女性意识为出发点,把带有"女扮男装"的仕女画、相关墓室壁画等绘画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从社会背景、时代风气、女性角色、性别意识以及男性对女性生活上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女扮男装"现象,进而探索、揭示盛唐时期的女性意识。
-
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喜剧
-
作者:
潘雨茜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喜剧效果
色彩
紫金
观后感
粤剧
故事结局
女性形象
浪漫传奇
通俗喜剧
-
描述:
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喜剧
-
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高洋
窦克林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电影
大众媒介
传统故事
叙事结构
女性自我
社会主体
女性形象
花木兰
男权主义
-
描述:
电影<花木兰>以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为原型,讲述了一个传奇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保卫国家的故事.这部电影以花木兰这个女性形象为整部电影的重心,将其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并对其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状况做了深层次、多样化的呈现.
-
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以韩剧《成均馆罗曼史》为例
-
作者:
彭流萤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性主体
女性生命
成均馆
女性身份
貂蝉
芙蓉花
女性解放
男性中心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荫庇与女性解放的迷途等方面来实现女性主义多维路径的探讨。一、性别附属的隐忧与女性的非自主觉醒剧集开篇出场的金允熙女扮男装在借书房替人抄书为生,以照顾母亲和生病的弟弟,女扮男装是她不得已的伪饰,当时社会对于出门游荡于外的女性
-
黄崇嘏:在历史与戏曲之间
-
作者:
黄益群
来源:
炎黄纵横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状元
铜鼓
使君
女子
五代
火井
四川
女性形象
戏曲
-
描述:
历史中的黄崇嘏崇嘏山,原名铜鼓山,东距四川临邛70里。崇嘏山南面半坡上,一个叫"大坪山"的地方,绿荫如盖,蔓草如烟,中有一巍巍古冢,近前,但见墓碑当中隽刻"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十个大字。黄崇嘏何许人?为何此地为其建墓立碑?黄崇嘏是五代前蜀四川临邛的一名女子。她的事迹
-
从出土材料看唐宋女性生活
-
作者:
邓小南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扮男装
唐宋
出土资料
唐代前期
出土材料
吐鲁番文书
女性形象
墓葬形制
墓志
-
描述:
"材料"与"问题",始终是历史学家面对的挑战。要求得研究中实质性的突破,而不是满足于用语、词汇的改变,只能从材料的搜讨与解读开始。新议题与新研究的出现,不仅有赖于传统史料的再研读,也有赖于史料范围的再开拓。
-
试论“木兰”艺术形象的意义
-
作者:
胡子玄
来源:
吉林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朝乐府
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
女英雄
深层意蕴
劳动妇女
妇女生活
长篇叙事诗
艺术形象
牺牲精神
-
描述:
无法从军的时候,她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表现出超人的勇敢和崇高的牺牲精神,她从军十二年,身经百战,最后成为成绩卓著的女英雄而凯旋归来,她该具有怎样超群的武艺和胆识!女扮男装十二年,同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又该具有怎样的智慧,她不要赏赐,拒受
-
才情两全“女驸马”:我最喜爱的角色冯素珍
-
作者:
孙雪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重情重义
女驸马
李兆
许朝
救主
《江姐》
江姐
《天仙配》
刘文举
-
描述:
诬良为盗,将李兆廷送官法办,并将冯素珍另许朝中权臣刘文举的五公子。冯素珍一为逃婚,二为搭救李兆廷,女扮男装进京寻访哥
-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戏曲中的“女扮男装”题材透视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状元》
男权社会
题材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女权思想
男权语境
性别角色
《雌木兰》
-
描述: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戏曲中的「女扮男装」题材透视李祥林从女权批评这一文化视角检讨古典戏曲作品,我们首先不能不注意到千百年来既为戏剧家津津乐道又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女扮男装”题材。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争取自身权益、地位的思想意识在戏曲舞台上的投影...
-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