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从《世界服装之苑》看时尚女性形象变迁
作者: 闫一婷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杂志   形象变迁   女性  
描述: 女性时尚杂志进入中国已20多年,在中国女性阅读界颇为风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时尚所指涉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展。时尚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不光影响都市人群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
想象伪满洲国女性的方式:以《麒麟》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陆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伪满洲国   《麒麟》杂志   女性  
描述: 本论文是对《麒麟》杂志——伪满洲国时期刊出的准官方的文艺杂志——的个案研究。论文试图通过《麒麟》笔下塑造和展示的伪满洲国女性形象,揭示伪满洲国想象女性的方式,以及这种想象背后的真相和幻象。论文由绪论
流动的女性,流动的城乡
作者: 刘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动   城市   女性   农村  
描述: “打工妹”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打工潮的来临而逐渐流行的一个词汇,如果追溯至清末民初,这一角色是由走进官府宅第的娘姨、丫鬟,到城市的工厂里上工的女工们,以及走入市民家庭的女佣等流动女性所扮演。女性
陈丹燕笔下的上海书写
作者: 管婷婷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想之城   陈丹燕   怀旧   上海书写   女性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城市书写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形态,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上海曾经的繁华旧梦,当下的时尚新潮,她丰富独特的经历成为了都市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摹写范式,独领风骚。在众多上海书写的女性作家
乌托邦、历史与女性的多重变奏:格非江南三部曲研究
作者: 崔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南三部曲   历史   乌托邦   花家舍   女性  
描述: 由《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组成的“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在十年沉潜后,发表的回归文坛之作。对于作者本人来说,这也是一次由先锋写作向传统写作的回归。在故事背景上,三部曲分别选择了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跨越了百年的风云变幻。然而格非的目的不在于展现一段社会变迁史,而是将笔触深入精神层面,探讨在这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人们精神上所遭遇的困惑、苦难与超越。三部曲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关于乌托邦的幻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桃花源的想象,在近现代的一次次社会与思想转型期
引出内在的你:关于一个女研究生的叙事研究
作者: 李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就业   婚恋   双重角色   女性   研究生  
描述: 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又使就业、婚恋成了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对那些女性研究生们又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呢?本论文以一个在读的女性研究生“小莱”为研究合作者,做了一个叙事研究。由于选择的是对“个”的研究,而不是
道教女性伦理观解析
作者: 刘慧敏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规范   伦理原则   道教   伦理教化   女性  
描述: 本文以我国主要宗教之一的道教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其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不同于其他的理论系统的特色。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影响力还是不可忽视的。道教思想包罗万象,其中对于女性的认识和推崇极具特点
家与诗:略论清代中叶江南女性诗人的家庭角色与诗歌教养:以《江南女性别集》为例
作者: 褚友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中叶   家庭角色   江南   诗歌教养   女性  
描述: 江南地域文化、女性文化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屡有创新,但因女性作品流传保存发现不足,所以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也相对狭窄。2008年8月,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由黄山书社
明清女性的文学批评
作者: 王郦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自觉的性别意识   明清   文学价值观   女性的文学传统   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创作逐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女性与文学的关系引起了学界的兴趣。实际上,在明清时期,既有由女性编选的诗文集,也有由女性撰写
中国女性翻译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比较
作者: 王秀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荒山之恋》   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孔慧怡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女性与翻译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外翻译理论及实践中,原作者、原文常被比拟为男性、阳性、主动的,而译文、译者却被比拟为女性、阴性、被动的。翻译和女性常被置于边缘位置,这既是对女性的轻蔑,也是对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