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绝望之镇的一线希望:卡佛镇上的男性女性角色对比分析研究
作者: 付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佛   雷蒙德   男性   短篇小说   女性  
描述: 在研究他的极简主义写作风格和蓝领工人的主题上面。对作品当中的人物分析却十分少见,特别是他作品中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的女性形象。因此本文将集中对卡佛短篇小说中的角色通过女性和男性角色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
漱石文学における女性像─藤尾∼美祢子∼三千代─
作者: 葛亭筠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虞美人草   夏目漱石   三四郎   从那之後   女性  
描述: 出发的漱石文学当中,女性所占的位置可说是极其重要。尤其是在明治四十年代,受到近代化及西方文明影响所产生的「新女性」,更经常成为漱石文学中探讨的对象。但相对於其重要性,漱石文学中女性的内面及真实想法,却
中国女性传统民族服饰在动漫形象中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李文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漫设计   民族形象   文化产业   服饰   女性  
描述: 本文认为,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中国女性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积淀的表象呈现,蕴涵了极为丰富的情感元素和民族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在不同时代创作
论安吉拉·卡特对“女性神话”的解构
作者: 李欢欢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解构   形象   安吉拉·卡特   女性  
描述: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一位极富个人风格的女性作家,著有9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撰有4部论文集,同时创造诗集、戏剧作品,翻译和编选童话集,另有2部作品被
林海音小说创作艺术研究
作者: 田方园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海音   艺术风格   儿童   小说   女性  
描述: 作为现代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台湾文坛上的一棵“冬青树”,林海音拥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她从小就有大陆和台湾两地的生活体验,成年后身兼作家、编辑及出版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她的作品中有抹不去的怀乡情分,而投入
当前篮球宝贝在媒体化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李宁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篮球宝贝   传播   媒体化   大众媒体   女性  
描述: 随着篮球运动及其比赛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篮球比赛的开场、中场休息以及比赛暂停中,那些长相俊俏、身材傲人的所谓“篮球宝贝们”,会适时使用活力四射和激情奔放的舞蹈表演填补比赛空白和渲染赛场气氛。同时也为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增添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因给观众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然而,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体及其所传播的文化已成为环绕我们生活的第二现实,任何东西的存在与发展如果缺席了媒体的关注,那它就会注定行之不远。因此,篮球宝贝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帮忙。不过,任何东西要想引起商
挣扎在困境中的女性:诺曼·梅勒早期小说研究
作者: 许梅花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诺曼·梅勒   困境   身体   自我追求   女性  
描述: 年代轰轰烈烈的女权主义运动中,并成了女权主义者们攻击最猛烈的中心目标。梅勒与女权主义者的结怨始于梅勒在公开场合和作品中发表的一些针对女人的过激言论。在国外,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梅勒作品较为著名的是凯特
乌托邦、历史与女性的多重变奏:格非江南三部曲研究
作者: 崔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南三部曲   历史   乌托邦   花家舍   女性  
描述: 由《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组成的“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在十年沉潜后,发表的回归文坛之作。对于作者本人来说,这也是一次由先锋写作向传统写作的回归。在故事背景上,三部曲分别选择了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跨越了百年的风云变幻。然而格非的目的不在于展现一段社会变迁史,而是将笔触深入精神层面,探讨在这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人们精神上所遭遇的困惑、苦难与超越。三部曲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关于乌托邦的幻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桃花源的想象,在近现代的一次次社会与思想转型期
女性自我的建构:《快乐的日子》的拉康式解读
作者: 罗发菊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快乐的日子》   象征界   自我   塞缪尔·贝克特   女性  
描述: 从雅克·拉康的“象征界”理论来看,赛缪尔·贝克特20世纪后期戏剧作品《快乐的日子》表面上带有很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但该剧让人印象最为深刻、最能触动人心的正是其中所闪现的关注女性自我的人文精神。一方面
神坛女人:大理白族村落“莲池会”女性研究
作者: 张翠霞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俗   莲池会   白族   角色实践   女性  
描述: “莲池会”,俗称“老妈妈会”广泛存在于大理白族地区,是由中老年妇女自发形成的以地域崇拜及其祭祀活动为核心的女性村社组织。“莲池会”自唐南诏时期在大理地区兴起,至今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村落日常生活中发
< 1 2 3 ... 24 25 26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