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50 条
-
“五四”男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章长城
来源: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男性小说
“四五”时期
女性
-
描述:
通过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发现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具体分析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
广告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
作者:
陈嬿如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社会角色
女性
-
描述: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广告具有性别教育功能。中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时代和社会要求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应突破某些传统成见 ,体现出女性社会角色的丰富内涵。依据“人本
-
不屈不挠的活——略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温存超
来源: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验
生存
女性
精神
-
描述:
池莉小说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描述她们的挣扎、反抗、突围与选择 ,从个体生命的体验中表现出女性群体顽强的精神与生存能力 ,体现了作家对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和对平民价值的认同 ,以及平等对话的创作意识
-
在传统的祭坛上——《白鹿原》女性形象评析
-
作者:
董阳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人物形象
传统文化
女性
-
描述: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不可多得的含义深刻的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文化回归的深切渴望,但同时又流露出作者对传统道德伦理的矛盾心态。小说中田小蛾等女性形象的塑造正是这种矛盾心态
-
灵魂的复苏与放逐——《金瓶梅》女性形象论
-
作者:
肖扬碚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复苏
女性
异化
-
描述:
从明代商品经济对城市市民女性的影响 ,传统文化、封建的一夫多妻制等对市民女性多方面的作用 ,市民女性主体意识的复苏 ,以及传统道德沦丧之后人性的迷失等方面 ,对《金瓶梅》中西门庆妻妾们———特别是
-
王用臣及其《斯陶说林》
-
作者:
段春旭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谐谑
斯陶说林
王用臣
女性
-
描述:
。另一类野史轶事类作品亦颇具特色 ,其中尤以“闺秀”卷中的作品为佳 ,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封建
-
走进女性——苏青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徐晓梅
来源:
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生存
自审
女性
-
描述:
苏青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的生存状态,记录了女性走向解放的 沉重步履,反思了她们成为“第二性”的自身原因、主观原因。
-
革命的女性与女性的革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性文学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
三十年代
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性文学的趋同倾向是把女性形象叠印在民族危亡,阶级较量的广阔背景下,满腔热情地描写革命的女性与女性的革命。其审美呈现出粗犷豪放的总体风格。
-
作为牺牲者的女性魅力——再论张贤亮的创作
-
作者:
石世明
来源: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张贤亮
女性
精神
-
描述:
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超凡脱俗、慈祥仁爱的内质 ,放在闭塞落后的西部地区 ,积淀在文化心理结构中 ,更呈现出古朴的美学意义。在性与婚姻的冲突中展示女性的人格独立和理想追求
-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变态女性
-
作者:
肖南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变态
小说
女性
-
描述: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变态女性或女性变态心理的分析 ,希望揭示促使这些变态女性走向心理变态、人格扭曲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同时从创作主体这一角度分析了作者选取和挖掘变态女性题材的深层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指出这些变态女性形象的社会学意义、心理学意义和文学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