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359 条
-
略论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袁桂娥
来源:
平顶山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
描述:
略论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
-
试论媒体中女性话题的意味
-
作者:
余玫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绩
操守
陷阱
传媒
女性
-
描述:
传媒记载了历史 ,也继续书写和影响着历史。在妇女解放和追求平等权利的进程中 ,传媒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满足读者审美和好奇心、出版商经济利益需要的情况下 ,女性形象和话题易成为媒体的热点。而在美丽
-
陈忠实笔下的弃妇形象
-
作者:
李吉伟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教
人性
性
女性
弃妇
-
描述:
女性的自由、解放,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描写女性形象、对女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怀,是陈忠实作品的重要特征。陈忠实以人性、人道为重要的创作理念,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些弃妇形象。她们毫无
-
从七巧与曼璐变态形象的异同谈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变态形象的转变
-
作者:
徐艳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常态
变态
欲望
转变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变态的原因大多数可以归结为在对物欲或性欲追求过程中的一种人性扭曲。《金锁记》中的七巧是张爱玲小说女性变态形象的典型代表,她从常态走向变态,是她无止境的欲望的归宿。把七巧的变态
-
试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莎菲型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军
来源:
泉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
形象
早期
小说
女性
-
描述:
丁玲是以她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而驰誉文坛的。当时,“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了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觉为她的天才所震惊了。”纵观丁玲的作品,在她塑造的一系列形象中,最成功、最富有特色、最能体现其创作个性的便是以莎菲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形象。
-
东西方女性的坚强与柔弱
-
作者:
罗鉴晨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柔弱
简·爱
坚强
女性
-
描述:
在作品《简·爱》和《倾城之恋》中,其主人公简·爱和白流苏面对同样的生活遭遇,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生活的态度,特别是对爱情的态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就东西方女性的性格的异同对两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
-
花非花:传媒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设计
-
作者:
徐敏
来源:
通俗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设计
传媒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花非花:传媒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设计
-
萧红作品女性形象之探讨
-
作者:
苗祎
来源:
克山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直善良
萧红
坚强挣扎
女性
愚昧残忍
-
描述:
农村的贫穷妇女是父权社会与传统观念的受害者,但又是不自觉地维护父权制度与传统观念的害人者。要想唤起她们的觉醒,就必须唤醒她们的解放意识、主体意识、价值意识;要从根本上改变她们屈辱、不公平的命运,就必须革除腐朽的传统意识。
-
浅谈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批判
-
作者:
李银河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影片评论
中国
电影评论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浅谈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批判
-
司马迁对女性的赋形—浅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意义
-
作者:
蒋建梅
来源: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情感对应性
司马迁
赋形
女性
-
描述:
从司马迁自身的身世出发,以他的体验和男性视角为界,将《史记》中的女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色以欲在男人世界里颠扑沉浮的女人,一类是以爱以情温暖关爱身边最亲近的男性的女性。着重于后一类女性与作者的生活体验时的情感对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