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中国文学中叛逆女性形象的演进
-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演变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以古代文学的典型判逆女性形象为依据,以社会发展、文化演进和妇女解放为历史背景,分析和论述了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之女性角色、女性精神追求的变化及文化意义,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妇女解放的发展趋势的演进过程。
-
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对女性解放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
作者:
单元
来源: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延安小说
丁玲
女性解放
-
描述:
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 ,通过一系列不同阶层的女性形象塑造 ,思考了解放区女性的人生道路和妇女解放问题。这种思考 ,既延续了她早期形成的女性主义意识 ,又融入了她参加革命后对女性与社会革命关系的认识 ,视野有所拓展 ,审美兴奋点也由对女性个体的关注转向了对女性群体命运的探索。
-
当下女性文学"躯体写作"的意义和误区
-
作者:
董正宇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躯体写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躯体写作”是世纪之交女性文学中最有争议的话题。其意义在于躯体写作的主题化具有文学史和性别革命的双重价值;其误区则在于躯体写作不仅有女性自我身体崇拜倾向,而且有彻底欲望化表现的倾向,其原因在于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简单模仿和不合时宜的“嫁接”。
-
对女性情爱问题的经典性论说——马克思、恩格斯女性情爱观新探
-
作者:
庄春梅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女性解放
女性情爱观
-
描述:
女性情爱问题,是关涉到女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性情爱问题所提出的根本观点体现出他们对女性的自身主体权利和精神价值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情爱观对于现今的女性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现代性和“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梅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性
十七年文学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十七年"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划时代变化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文学创作逐渐形成一套特殊的规范方式,这套规范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学建构现代性话语的特殊性和曲折性.该文通过对"十七年"小说中女性现象的分析,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考察这一时期女
-
不同文本 不同声音——20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20世纪 40年代 ,男、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是两种文本、两种声音。同是女性对个人的坚执 ,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 ,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 ,对自由的尊重 ;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 ,男作家看来是淫荡 ,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 ,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男作家看来 ,如此 ,女性解放走上了反面 ,女作家看来 ,如此仍不够 ,仍不足以撼动男性中心世界的根基 ;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 ,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邮电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社会
女性体验
牺牲品
女性境遇
工业化和商品化
道德评判
心理变异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
描述: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
女性解放的风该往哪儿吹?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社会
女性体验
出轨行为
自我意识
心理变异
女性解放
五四新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处境
男性视角
-
描述:
女性解放的风该往哪儿吹?
-
谁决定着时代的美女?
-
作者:
杨扬
来源:
深圳商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妇女解放
少女时代
三十年代
宋庆龄
女性解放
二十年代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谁决定着时代的美女?
-
谁决定了时代美女?
-
作者:
李子云
陈惠芬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时代美女
外在形象
形象的历史
摄影术
月份牌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20世纪30年代
闺阁女子
-
描述:
谁决定了时代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