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统人物角色之创新
作者: 徐燕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的矛盾性   女性解放   失败  
描述: 克莱斯特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生活在18世纪末, 19世纪初, 正处于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派并存的阶段. 其作品既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又有浪漫文学的特质,但是他既不是古典作家也不是浪漫派作家,而是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克莱斯特在世时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但是20世纪以来因其作品中所包含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克莱斯特在其短暂的生涯中虽仅创作了8部中短篇小说,但在德国文学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克莱斯特三部小说《O侯爵夫人》《智利地震》和《圣多明各的婚约》中
有岛武郎与日本近代女性解放:以《一个女人》为中心
作者: 方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子   有岛武郎   女性解放   自我觉醒  
描述: 有岛武郎于1911年开始在《白桦》上连载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从此掀开了近代日本女性解放的第一页。这部作品描写日本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之初,一个自我觉醒的年轻女性——早月叶子想冲破封建道德伦理的束缚的强烈愿望,自觉追求自我解放曲折而又短暂的人生,以此显示了近代日本女性自我解放道路的艰辛与困难。可以说叶子是一个走在日本近代社会思想前沿、在自我觉醒这条道路上探索的实践者。叶子所代表的新时期觉醒的女性形象,给了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但是叶子对女权的理解有嫌狭窄,对女权的争取也就十分狭隘。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叶子以及这部
传统人物角色之创新:分析克莱斯特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作者: 徐燕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的矛盾性   女性解放   失败  
描述: 克莱斯特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生活在18世纪末, 19世纪初, 正处于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派并存的阶段. 其作品既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又有浪漫文学的特质,但是他既不是古典作家也不是浪漫派作家,而是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克莱斯特在世时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但是20世纪以来因其作品中所包含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克莱斯特在其短暂的生涯中虽仅创作了8部中短篇小说,但在德国文学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克莱斯特三部小说《O侯爵夫人》《智利地震》和《圣多明各的婚约》中
对“女性解放”的呼声: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林为智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社会气氛   时代背景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反传统   文学思潮   女性解放   现实世界   女性形象  
描述: 一、时代背景众所周知,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气氛、观念心理和文学思潮都在发生着倒退性的变化。明中叶以来具有解放气息的反传统趋向,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古已有之的人生空幻感、落寞感和压抑感,带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内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刘飞绘画中的光头女性形象
作者: 孙凤娟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社会性别   力钧   女性主义视角   给你   性别关系   女性问题   当代艺术家   女性解放   系列作品  
描述: 当代艺术家刘飞笔下的光头女性形象表现了画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解放事业的关怀;通过对头发含义的颠覆,以超前的方式,引领女性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塑造,体现了包括女性中性化、性别模糊化、改变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追求。这些光头女性形象,不仅是对传统女性美的思考和超越,也是对后工业时代性别多元化的诉求。
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看女性解放
作者: 贺永芳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   《青春之歌》  
描述: 浏览中国现当代文学画廊,一个个形象鲜明的知识女性站在我们面前,这些形象各以其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女性解放的漫长道路,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伤逝》中的子君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以异常鲜明的个性显示了“五四”大潮中觉醒的女性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中,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又以其独特的道路表示了中国女性从个性觉醒到社会意识的成熟的转变过程,而新时期女性的代表作家张洁,又以其笔下的曾令儿、
论郭沫若早期戏剧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永慧   高树博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女性意识   女性观   王昭君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郭沫若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历史剧  
描述: 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十多部历史剧,而这些剧作的主人公多数均为女性。这个现象虽然受到了学界一定的关注,但是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充分。本文将本着现象学所倡导的回到事情本身的精神,以郭沫若早期的三部剧作《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为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和艺术创作规律来分析他何以会把女性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这些女性形象是如何承担表征功能的,以及剧作中所体现出的作家个人的思想倾向,尤其是作家的女性观,并结合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和后现代语境来阐发其价值与局限。
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经验   新启蒙思潮   女性散文   困境与出路   女性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解放   日常生活  
描述: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的女性文学研究,在经历了同步于新启蒙思潮、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体性的确立、对女性文学历史的重新发现与梳理、女性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对本土女性经验的重视、性别理论的提出、女性文学研究的文化学拓展等几个阶段之后,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制约女性文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又该如何突破?对此,本文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我们可以离幸福更近
作者: 金韵蓉   蓝怀恩   肖扬   来源: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包   抗日战争   婚姻   爱情   女性历史   女性解放   幸福   中国女性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描述: 历史的脚步在2010年3月8日轻轻停顿了一下。100年前的今天,在大洋彼岸,上万名女性喊出"面包与玫瑰"的口号,翻开了女性历史的新篇章。100年过去,妇女们走过了荆棘遍布的道路
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多元文化立场
作者: 张艳梅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化立场   新世纪   生命意识   王安忆   女性写作   后现代主义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迟子建  
描述: 女性写作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能否嵌入历史,并不单纯是文字使然。在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中,自我认同的危机仍旧在不断加深,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建构不过是研究领域的一厢情愿,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文化压力,迫使女性不断调整自己的书写方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