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失败】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深切的同情 深刻的思索:浅谈论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丽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压迫
封建理念
失败
-
描述:
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问题,鲁迅始终都深刻关注着中国的妇女问题。鲁迅用作品中的妇女形象为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时,也对妇女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思索。
-
浅析白流苏的现代特征
-
作者:
刘婷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现代特征
失败
-
描述:
一场战争成全了那原本不可能的爱情,构成了这个千古传奇,两个在爱情上不断调情,功利全局的人最终却因香港的沦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她的代表作,作品塑造了白流苏这个新旧交替的女性形象。本文着力于白流苏现代特征的探究,从而达到对白流苏传奇人生更深入的了解。
-
传统人物角色之创新
-
作者:
徐燕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的矛盾性
女性解放
失败
-
描述:
克莱斯特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生活在18世纪末, 19世纪初, 正处于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派并存的阶段. 其作品既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又有浪漫文学的特质,但是他既不是古典作家也不是浪漫派作家,而是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克莱斯特在世时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但是20世纪以来因其作品中所包含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克莱斯特在其短暂的生涯中虽仅创作了8部中短篇小说,但在德国文学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克莱斯特三部小说《O侯爵夫人》《智利地震》和《圣多明各的婚约》中
-
传统人物角色之创新:分析克莱斯特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
作者:
徐燕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的矛盾性
女性解放
失败
-
描述:
克莱斯特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生活在18世纪末, 19世纪初, 正处于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派并存的阶段. 其作品既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又有浪漫文学的特质,但是他既不是古典作家也不是浪漫派作家,而是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克莱斯特在世时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但是20世纪以来因其作品中所包含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克莱斯特在其短暂的生涯中虽仅创作了8部中短篇小说,但在德国文学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克莱斯特三部小说《O侯爵夫人》《智利地震》和《圣多明各的婚约》中
-
试析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自由观
-
作者:
李良彦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成熟
自由观
失败
-
描述:
独立自主的标签。 本文通过分析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自由观,旨在阐释她践行自由观失败的根源。通过探究伊莎贝尔选择自由与意识自由的观点,本文阐明了她自由观中的几个矛盾。此外,本文分析了伊莎贝尔性格中
-
浅析白先勇小说《谪仙记》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王莹莹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悲剧意识
色彩描绘
女性
失败
-
描述:
白先勇的<谪仙记>描写了一位女子辉煌却又凄凉的一生,作者用多变的色彩描绘这位女子的生活变故、心态浮动,用自己一贯有之的怀旧思绪、悲悯情怀讲述这位女子的悲剧人生,在色与悲中显现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
-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他者”:《偷盗》中女性形象之分析
-
作者:
杨菲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偷盗》
他者
女性形象
失败
-
描述:
《偷盗》被创作于大正六年,是芥川王朝故事系列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对于当时初登文坛不久的芥川来说,是一部野心之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芥川本人对于完成后的作品并不满意,为其打上了“未完成”“失败之作”的烙印
-
李香兰银幕形象研究(1938-1944)
-
作者:
汪欣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伪装
李香兰
银幕形象
“国策电影”
失败
-
描述:
的报道,解析出李香兰银幕形象的构建及其体现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从银幕形象的转变看日本侵略者矛盾变化的心理,最后得出“国策电影”失败的结论。 本文第一章简述了随着日本的侵略,日本在沦陷区建立了“国策电影
-
冲不破的藩篱
-
作者:
陈玲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莱塞
觉醒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失败
-
描述:
独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绵延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德莱塞既深切地同情女性又对女性怀着强烈的控制情绪。这种矛盾的观念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就使得作品中的主人公既有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又有具有男权意识的男性。这种矛盾在德莱塞创作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本文首先通过对德莱塞的家庭和生活经历的分析,探讨了他塑造人物形象和安排故事情节的内在原因。接着,通过对其作品中男性形象(包括父辈形象和强者形象)和女性形象(强者形象、弱者形象和反抗者形象)的分析来证明:虽然德莱塞对男权中心的传统进行过反抗,虽然在其创
-
失败的复仇者:繁漪人物形象浅析
-
作者:
王婵娟
来源:
成功(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
新文化运动
繁漪
周朴园
爱情与婚姻
悲剧女性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周萍
失败
-
描述:
繁漪,是曹禺先生笔下塑造的最为丰满、最为复杂、最为鲜明的女性形象之一,是一个让无数读者既爱又恨,让人同情又让人敬佩的悲剧女性,笔者将从人性的角度对繁漪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新的解读。一、对爱情与婚姻的幻灭繁漪出生于门第之家,精通琴棋书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是典型的"受过新教育的旧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