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人的围城——试析《围城》中几个女性形象个性的文化成因
作者: 黄彩萍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引诱   男性主体文化   西方文化   自我   女性解放   服从  
描述: 本文通过对《围城》几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指出女性悲剧及隐藏在其后的文化底蕴,试图对妇女自身的发展作一点思考。
浅析杜十娘与娜拉之异同
作者: 孙建梅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尊严   独立   娜拉   自由   女性解放   杜十娘  
描述: 杜十娘生活在封建意识浓厚的明代社会,娜拉生活在19世纪处于附庸地位的挪威社会。杜十娘与娜拉在文学史上是两个颇具影响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不同点是: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身份地位不同;结局不同。相同点是:她们都生活在男权社会中,都受到了压抑和禁锢;追求独立的坚强意志使她们与社会决裂;她们都是呼唤女性解放的宣言书。
霓虹灯:都市与女性的双重指向
作者: 孙彤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城市化   新感觉派小说   女性解放   文化背景   霓虹灯   女性主义  
描述: 上海是一座充满阴柔气息的城市。它因为女性的存在而生动、立体、丰富;女性也是这座城市的脉搏,传达着城市生命的律动,她们是这座城市的皮肤,散发着柔软的欲望气息。上海也以其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为女性解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现代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女性主义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的进化给了女性文学以发展的契机。新感觉派小说和卫慧棉棉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她们是摇曳在都市上空的“夜之花”,穿梭于夜色斑斓下,起舞于灯影迷离中,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关于“女性”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断想
作者: 郁梓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解放   文化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关于“女性”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断想
也谈宝贝作家与身体写作
作者: 孔炜灵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道德   宝贝作家   性爱描写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身体写作”是“宝贝作家”卫慧、棉棉创作的主要特点 ,宝贝作家所谓的“身体写作”是指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去经历生活 ,体验生活 ,然后把这种最本质最真实的经历和体验用文学的手段表现出来
张洁婚恋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精神历程
作者: 吕静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恋小说   救赎   守望   张洁   反思   女性解放  
描述: 张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其一直将自己的写作视角投向处于历史地表之下的女性,创作了一系列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中国女性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后便被男性所确立的社会权力体制所遮蔽,丧失了话语权,1949年后民主体制的建立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附属地位。纵观张洁的婚恋小说创作,作者正是以自我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试图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探索出一条道路,谋求女性真正的平等。本文试图对张洁创作的婚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以其对婚姻爱情的态度作为划分的依据,将众多女性形象进行归纳,从而理清张洁探索女性
独特的自我: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川妹子形象研究
作者: 田松林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劼人   川妹子形象   巴蜀文化   虹影   女性解放   路翎  
描述: 本文从李劫人、路翎、虹影三位身处不同时代与地域作家笔下的川妹子形象着手,通过纵向比较找出川妹子形象的相似性,并总结出她们大胆叛逆、坚韧不屈和独立自我的内涵实质。这样的相似性也并非巧合,而是这三位作家在强烈的巴蜀文化认同感之下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也是巴蜀地域文化直接滋养下川妹子形象如实反映。独特的地理位置、道家文化的影响、族权与父权的缺失、“生女必举”的风俗,让巴蜀女性受着较少的封建压迫,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都为川妹子反叛行为、坚韧品格和自我意识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因而较之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女性,川妹子就具
鲁迅视野中的女性命运
作者: 晏晴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蒙   鲁迅   爱情   女性解放   视角   女性  
描述: 作为“五四”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追求的是实现人的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解放,其中也包含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在鲁迅的一生中,他深切关注和同情女性的命运,他以强烈的爱憎触摸着女性命运的脉搏,为病态封建制度下女性畸形的命运诊断出病情,开出药方。本文在大量阅读原著作品、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鲁迅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结合鲁迅作品中女性命运以及鲁迅人生经历,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分析鲁迅对女性问题的思考。本文分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是关于鲁迅的女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第一章
赛珍珠创作思想探微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民观   社会伦理观   小说创作思想   女性解放   文化归属感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是美国著名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长达41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她身上体现着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理解、共融过程。蕴藏在她那上百部作品、演讲稿、书信等作品中的中西文化思想以及她本人对中西文化融合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使得她理应成为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从史学角度给予关注的一位重要作家。 本文围绕赛珍珠的小说创作思想这一主线分别讨论了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伦理观、女性观和农民观。 第一章赛珍珠的社会伦理观。这一章首先探寻了赛珍珠的融合中西的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邮电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社会   女性体验   牺牲品   女性境遇   工业化和商品化   道德评判   心理变异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描述: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 1 2 3 ... 15 16 17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