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感觉派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新感觉派小说的都市性与女性情结
-
作者:
李鑫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新感觉派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游荡着一个叙写都市和女性的作家群——新感觉派。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感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率先开启了中国小说具有的现代性的一面。他们通过建构女性形象诉说着自己眼中的都市图景,女体的描述成为他们笔下独有的典型特征。都市的图景永远与女性纠结缠绕在一起,通过女性的书写完成了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和阐释。
-
论穆时英都市小说对刘以鬯《酒徒》的影响
-
作者:
宁群贤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酒徒》
穆时英
新感觉派小说
刘以鬯
-
描述:
穆时英都市小说对刘以鬯《酒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刘以鬯在"取人之长"的原则下,以创新为目的,对穆时英都市小说中的颓废主题、女性形象、小说诗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借鉴和吸收,成功地写出了一部富有现代气质又能保持民族作风、具有中国气派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
霓虹灯:都市与女性的双重指向
-
作者:
孙彤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城市化
新感觉派小说
女性解放
文化背景
霓虹灯
女性主义
-
描述:
上海是一座充满阴柔气息的城市。它因为女性的存在而生动、立体、丰富;女性也是这座城市的脉搏,传达着城市生命的律动,她们是这座城市的皮肤,散发着柔软的欲望气息。上海也以其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为女性解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现代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女性主义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的进化给了女性文学以发展的契机。新感觉派小说和卫慧棉棉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她们是摇曳在都市上空的“夜之花”,穿梭于夜色斑斓下,起舞于灯影迷离中,
-
同一层面的不同言说--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迎平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呐鸥
借用
言说
穆时英
描写
新感觉派小说
施蛰存
称谓
女性形象
叙述
-
描述:
活跃在三十年代上海的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作家,人们都约定俗成称之为新感觉派,并论述他们的新感觉的共同特点。其实,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点有很大的差异,“新感觉”不能将其概括。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还是借用这个称谓论述他们在女性形象描写中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