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回答挑战:新时期荧屏女性形象巡礼
作者: 刘扬体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文化精神   女主人公   新时期   生存状态   女性角色   女性形象塑造   社会角色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艺术离不开对女性形象的描绘,电视剧尤其如此。荧屏上的妇女形象,她们的生存状态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无一不与这些角色所背负的历史重荷、所面对的时代要求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屏幕上女性形象塑造的好坏,不但时常成为审美评价的中心,还往往成为划分电视剧艺术品位与格调高下的分水岭。或许可以这样说,荧屏上女性角色倍受观众青睐,并非仅仅出自形象的外在美感,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刍议
作者: 梅焕钧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小说   人性   小说创作   《五四遗事》   女性角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四十年代   《金锁记》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共同特点,即:她们都把笔力集中放在表现时代女性的命运方面。在看似从容超脱实则深深进入地描写疯狂世界里的女性疯狂这一点上,张爱玲可以说是第一个。作为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以她独特的象征手法、丰富的意象、淋漓尽致的心理剖析和纯熟的语言技巧,塑造了四十年代中西文化媾合下产生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并由此深刻挖掘了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心理根源。本文仅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内涵与意蕴作一初步探讨。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开始于四十年代沦
当代美国女性电影一瞥
作者: 万勤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生活   女导演   当代美国   女权主义思想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者   好莱坞   影片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大抵占了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但女性电影在当代美国电影中却远远占不了一半。不过这也不值得义愤填膺,因为这与其说是男性“歧视”使然,毋宁说是商业运作的结果.当今好莱坞,动作片大行其道,幻想片也很走俏,其他类型的影片鲜有实座者,即使有,也只是偶尔爆个冷门而已。在商业利益至上的好莱坞,少拍或不拍不被看好的女性电影,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过这也要看你是如何理解“女性电影”这一术语的。“女性电影”是最易引起歧义的电影术语之一。按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小议三个妇女形象及其他
作者: 朱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疯人院   妇女形象   女性角色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劳拉   伏尔   女性形象   哈佛大学   性别角色  
描述: 朱虹女士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四十年来,她在外国文学研究的领域里勤奋笔耕,硕果累累。由于她对英国文学的极深造诣和卓越贡献,使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美国哈佛大学报纸誉为“一个文学上的奥德赛”,并以此对她进行了专题报道,长达半个多版面。朱虹女士是中美恢复邦交以后的第一批赴哈佛大学燕京学院的访问学者;1986年应哈佛大学英文系的邀请,到该校进行了三次讲演,题目是《从国际观点看美国文学》,引起听众浓厚兴趣,有的竟至入迷。1990—1991年朱虹女士被哈佛大学邦廷学院聘
性别角色的盲区
作者: 孙绍先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   生理条件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文学   生理性别   女性角色   性别分工   中国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文化性  
描述: 人们在考虑性别角色和性别分工时,往往把人的生理性别与文化性别混为一谈,以为人的文化性别现象是自然地附着在生理性别基础之上。其实,文化性别与生理性别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性别歧视严重的时代,文化性别基本上是由文化教条——法律的和习俗的构成的(参阅拙著《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例如“三从四德”。 人的生理性别是基本恒定的,人类学家证实,人的遗传特征的明显改变;大约需要5万年的时间;而人的文化性别则依时代与民族的不同相距甚远。显而易见,今天的中国女性形象,与100年前相比,共同之处很少。变
女性文学不再“雄化”
作者: 陈虹妹   来源: 妇女学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男性作家   庄之蝶   女作家   女性角色   女性自我价值   评价标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八十年代,以张洁、张辛欣等女作家为代表,将爱情至上、为爱情而痛苦叹息的女性形象,演变为自强不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向整个社会提出了女性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诘问.张洁等女作家“女人不是月亮”的抗争性女性文学命题,具有先驱意义.然而,张洁等女作
广告与女人
作者: 佟新   张选伟   张新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负功能   经济行为   消费行为   审美情绪   目标顾客   女性角色   大众心理   商业目标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与女人佟新,张选伟,张新梅T女士是个长期搞妇女研究的,对当今广告中所充斥的女性形象总有一种不公平之感。而M先生是专门研究市场学的,对广告独有研究,当他们谈到广告与妇女形象时,不免发生了一场有意思的争论与探讨。广告中女性是一种符号T女士首先指出,为...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
作者: 赵绿园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思想渊源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者   精神存在   知识分子   妇女观   经济价值   自然存在   短篇小说  
描述: 吉尔曼的妇女观及其思想渊源赵绿园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嘉莉·查普曼·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在她那个时代,吉尔曼是美国妇女运动中站在前列、叱咤风云的知识分子,她经常...
主编絮记
作者: 李巍   来源: 大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当今中国   主编   文学边缘化   多余人   女性角色   一点红   敦煌壁画   女性文学   专号  
描述: 在文学失宠文人失落文学边缘化文人成多余人的沸沸扬扬中,以专号绽放一朵冷艳深寂的"女性文学"之花,未免太自作多情太不甘寂寞了。而今时髦给文学取名,似乎新名儿就能热闹文学。其实历史上不是早有过改敦煌壁画上的男性观世音为"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生天喜,朱唇一点红"的送子娘娘么?女性不是"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