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内地女性电视节目的女性话语权研究
作者: 赵欣颖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视角   话语权   女性电视节目  
描述: 当今女性电视节目在荧屏上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较为合理、全面的展现了当今社会大多数的女性形象。大众传媒因其公共性和巨大的影响力,具有建构性别模式的功能,是生产和传播性别形象与性别意识、塑造性别主体的最大话语场域。女性电视节目和频道的设置,都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别意识,都因其女性主义追求使得女性在电视媒介中争得了一定的话语空间,女性通过电视这个平台得到了展现自己和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女性电视节目以及女性电视频道的出现和
论叶广芩小说创作中的双重民族认同
作者: 袁素敏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叶广芩   双重民族认同   民族文化  
描述: 作为我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女作家,叶广芩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她的小说文本表现出对满族和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本论文试从“双重的民族认同”的角度探讨叶广芩的小说创作,总结其双重民族认同的渊源、表现以及价值意义,并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民族认同提出思考。除“前言”和“结语”外,论文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阐释问题的缘起,梳理相关文献,界定重要理论术语,交代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归纳研究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探讨民族身份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总结少数民族作家对叙述身份的选择,探讨叶
安吉拉·卡特重写童话研究
作者: 苑淑娟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安吉拉·卡特   童话   性别意识  
描述: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当代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其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作为女权运动的支持者,卡特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表的短篇故事集《血室及其他故事》以戏拟的写作手法,对传统西方童话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在卡特看来,传统童话中那些近乎“脸谱化”的两性形象无疑是在约束、教化进而麻痹女性要“忍辱负重”,安于做个“男人背后的女人”。在这部故事集中,卡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重塑了传统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在她的作品中,父权制意识形态中的两性形象已荡然无存。然而,卡特的作品却并不激进和极端,她所塑造的两性形象,并不是“非黑即
走不出男权传统樊篱的女性
作者: 李大千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今天,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女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电影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出现了一系列以女性形象为主人公的电影。这篇论文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结合传统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理论和方法,在大量、细致的细节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挖掘在女性热背后男权传统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例证的方法分析两部男性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别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对比、女性视角的阅读两个方向上分析了两部代表作品——《青春之
当代中国女性绘画的自我探询与图式表达
作者: 闫敏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绘画   自我探询  
描述: 在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经常运用女性形象来表达认知。本文以“美术视窗”里的女性形象为论说起点,谈及女画家历史地位的缺失和在历史上存在的为数不多的女画家的生平事迹和她们的艺术特点。论述1990年代以后当代中国女性画家的艺术心理和绘画的图式表达之间的关系,本文着重阐明中国当代女画家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下,从中国文化艺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女性自我探询、自我观照的内审心理,用自我探询的女性方式将艺术视点转向女性自身,表述女性在文化、历史环境背景下的艺术探索,并在艺术语言和图式表达上体现出女性的自觉意识,创
迷失的“伊甸园”:《伊甸园》与海明威的性别困惑
作者: 方媛媛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海明威   性别研究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以擅长硬朗、“男子汉”气概的文风而著称,善于形象地描写男性的追求及人生态度。或许是因为他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太深入人心,又或许是他本身所展示出来的男子汉形象已在公众中形成定式,很多的评论家都给他冠以“不会描写女性形象”抑或“更擅长描写没有女人的男性形象”的头衔。有些小说评论家还说他对女性的人生追求和遭受的机遇完全冷漠无知,更有甚者控诉海明威对女性怀着愈演愈烈的敌视心理。然而,在“性别研究”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海明威最后一部生前未发表的
凡俗人世的女性私语:苏青作品创作视角论
作者: 楚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女性视角   世俗生活   女性言说  
描述: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苏青是一个“另类”的作家,她的创作缺乏厚重的社会意义,偏离于当时的主流意识,关注琐碎的女性的世俗人生。她把文学作为谋生的手段,以女性的视角描绘和记录自己的生活,以其大胆﹑率真的文笔为人所关注。本文试从苏青作品的书写内容和书写方式上来探讨其创作的特点及影响。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苏青创作题材的选择取决于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她所处的时代环境,苏青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女性的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女性的生存境遇,表现世俗生活中女性的生存挣扎,正视女性的身体欲望
同情的背后:从女性视角探析茨威格小说中隐含的男权中心意识
作者: 许芳菲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中心意识   女性观   茨威格小说  
描述: 享誉世界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凭借他对女性的罕见的温存与柔情、对女性描写的情有独钟、对女性心灵的透彻了解,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塑造了众多妇女形象,并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女性小说”。然而,笔者在仔细阅读茨威格的小说文本之后,却认为:茨威格对女性的尊重与同情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的小说文本中却时时无意识地流露出潜藏的男权中心意识;即茨威格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的樊篱,他仍然持有传统的家庭女性观,对女性的态度仅仅限于表层的同情与尊重。因此,本文试从女性视角这一独特的角度入手,运用“作为妇女的阅读”这一独特的女性主义阅读
李少红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作者: 刘智焕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少红   女性视角   女性主体意识  
描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融合和人类意识的觉醒,沉默了几千年的女性开始反思自我的存在。在影视制作这一传统上由男性居于统治地位的领域,其女性形象要么作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而寻求男性帮助的旧女性;要么僭越男权社会成为花木兰式的新女性,她们以男人的形象、规范与方式投身社会生活;要么作为男性性欲消费的绝对客体出现,可见真正的“她”是不为人所知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导演本身也经历了从无性别差异到女性意识觉醒和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国女性电影举步维艰的探索显示女性从不可见到可见的奋力挣扎和突围。深谙影视现状的女性导演——李
战争中的女性与女性眼中的战争
作者: 逄仁霞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视野   女性命运   军旅小说  
描述: 从建国后27年至今,中国的军事文学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相继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女性军旅作家的作品成了军事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女性军旅作家的作品在文坛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探讨女性军旅小说在军事小说中的重要意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男性眼中的战争、女性眼中的战争、女性军旅小说的审美特性。在第一部分中,文章分析了战争在男性作家眼中是如何呈现的,重点论述男性作家在战争作品描写中的宏大叙事和男权色彩。中外成功的战争文学虽然都属宏大叙事,但并不排斥生活叙事、个人叙事,而当代军事文学由于
< 1 2 3 ... 10 11 12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