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魏晋士人的女性观——以《世说新语·贤媛》为例
作者: 武文君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有胆有谋   德才双馨   远见卓识   魏晋士人  
描述: 《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女性形象作为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相关的描述主要收录在《贤媛》篇里。受当时社会背景与风尚的影响,这些女性身上具有不同于以往传统女性的特点,由此反映出当时士人们的女性观。
透过霍桑笔下的女性人物看霍桑的女性观
作者: 宋秀萍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胎记   女性观   霍桑   红字   女性人物  
描述: 霍桑一生中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作品,也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心理的描述和命运的诠释,反映了自我对于女性的观念和对女权主义的看法。文章在分析了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赫普姿芭、帕多瓦·贝阿特丽丝、乔琪安娜四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霍桑的女性观。
论汪道昆《太函集》女性散传的写作特色
作者: 杨瑾   来源: 蚌埠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汪道昆   女性观   女性传记   治生之才   史之流也  
描述: 从女性传记的史性特色、传主的特点、女性观三个方面入手,对明代徽州文学家汪道昆《太函集》中的女性散传进行深入研究。其写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受史传观念影响,汪道昆的女性传记强调真实、存史等史性特色;二受时代和地域因素影响,突出女性传主治家、治生的才能;三在女性观上认同女性为男性之"良佐""吾友"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汪道昆的女性散传不仅弥补了正史阙如,也成为女性传记文学史研究的宝贵资料之一。
阎真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崔冠翎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阎真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当代学院派男性作家阎真以三部长篇小说——《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因为女人》在当代文坛占领了一席之地,小说中塑造的当代女性形象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她们或是功利强势、渴望家庭的知识女性;或是柔弱可人、性感妖娆的红粉知己;或是为爱执着、挣扎幻灭的痴情女子。阎真描摹了市场经济大背景和欲望都市幕布下迷茫无助、幻灭挣扎的当代女性画像,展现了当代女性生存图景。我们通过作品深深地察觉到,即使当代女性脱离了封建制度的藩篱,即使她们从历史深处被时代所“裹挟”而“浮出地表”,但她们心理上仍存在着强烈的边缘之感。在男权至尊的社
廉想涉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三代》和《万岁前》为中心
作者: 李金霞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万岁前》   《三代》   女性观   文学观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韩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廉想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研究。以《万岁前》和《三代》两部处于不同时期又具有时代连贯性的作品为中心,主要采用文本分析、资料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家所处时代背景、作家文学理论观等进行了梳理、考察,从而透视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女性观。绪论部分对中国与韩国廉想涉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将女性形象分为传统与近代两个类别,并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文本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廉想涉及其所写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将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中进行理解。最后一章以廉想涉的文
中职《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美育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2009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为例
作者: 姚怀一   来源: 宁波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育价值   教学策略   女性观   教材   女性形象  
描述: 建国以来,特别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均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处于成长中的部分中职校女生的女性价值观亦受到一定影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萌生并滋长,她们追求享乐和奢华的物质生活,却不愿通过勤劳刻苦的努力获得,这与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离。处于青春期的职校女生,她们求新求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此时更是个人价值观的成形期。语文教材作为母语学习的材料,有其独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形象,无论是古代的或是现代的,都能给人以精神启迪和人生
水上勉女性观之考察——以《沈阳之月》为中心
作者: 杨柳岸   来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点   女性观   救赎观   沈阳之月   女性形象  
描述: 水上勉作为日本战后作家的代表,以其坎坷崎岖的生活经历及丰富的女性经历为基底,融入对社会及时代的细密思考与深刻反省,创作了大量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及现实意义的名作。此外,其作为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日本代表作家,其在中国亦颇具盛名。水上勉热切注目于下层女性特别是妓女群体。完美塑造了譬如《五番町夕雾楼》中楚楚动人的夕子,《越前竹偶》中热烈洒脱的玉枝等经典女性形象。至今仍深深地镌刻于读者内心深处。那么,为何水上勉的作品总是以悲惨女性为主人公?为何他的作品中总是飘渺着母爱情怀?恐怕,其背后隐藏的正是水上勉的女性
从孤独中寻求自我--从《无欲的悲歌》和《左撇子女人》看彼得·汉德克的女性观
作者: 毛婷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撇子女人》   《无欲的悲歌》   女性观   彼得·汉德克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描述: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是奥地利当代的一位著名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同时也是重要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他在当代德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国内对其研究和关注较少。本篇论文意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德语文学研究者关注汉德克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汉德克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了两篇以女性人物为主体的小说——《无欲的悲歌》和《左撇子女人》。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因生存环境不同而拥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的女性形象。本篇论文在西蒙娜·德·波伏娃(Semone de Beauvoir
生态·女性·社会-《乌布西奔妈妈》生态女性意识探析
作者: 赵楠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观   女性观   乌布西奔妈妈   生态女性意识   史诗  
描述: 《乌布西奔妈妈》是满族传统说部中的重要内容,在传承满族文化、弘扬满族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民间文学工作者从宗教、生态、历史、文学等诸多领域对其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解读。但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与对文本社会历史价值的论证,缺乏从哲学角度对文本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的探究。本文试图透过这部原始长歌,对满族及其早期族群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生存状态、性别意识及审美情趣进行窥探,探究满族先人古朴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满族史诗、生态女性意识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其主要内容以及盲点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与威廉·福克纳的女性观对比研究
作者: 张莉   施晓莉   来源: 201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ICSSS 2015)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女性观   原因   威廉·福克纳   比较研究  
描述: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与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关注女性生活和命运,但笔下女性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家庭受到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对女性人物的不同刻画体现了两位作家不一样的女性观:毛姆是反女性主义者,而福克纳是同情女性主义者。这是由于两位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所致。本研究基于毛姆的早期作品《兰贝斯的丽莎》、晚期作品《别墅之夜》与福克纳的创作高峰期作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