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狄更斯的女性观与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彬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文化
女性观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多年来剖析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是这种研究批评往往是片面的,而从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和价值判断等几个方面论述分析作家的女性观念更能全面地体现作家的创作思想。尽管狄更斯是一位女性的同情者和人道主义作家,但他也是社会道德的遵循者。他将文学传统,社会文化和自身经历结合起来形成的女性观和塑造的女性形象无法摆脱男权文化和自身性别的影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作家创作的女性形象中感受到作家和文学对真善美和幸福的永恒追求。
-
走进都市女性的生命风景
-
作者:
黄敏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书写策略
女性观
女性关怀
女性想像
-
描述:
在香港通俗文学界,亦舒以其独特的魅力与金庸、倪匡分居言情、武侠、科幻小说的首要位置,被誉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她的作品数量之多,读者之众以及作品流行时间之久可称得上是当代文坛的传奇。亦舒擅长书写都市女性故事,研究她的作品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香港都市女性的生存状况。本文将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把亦舒作品置于香港商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中,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分析文本,对其作品价值做出新的判断。第一章分析亦舒小说中女性的角色与命运,通过剖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亦舒精心建构的新女性王国和新伦理秩序。试从美丽无罪、职
-
论《水浒传》作者的女性观
-
作者:
崔莹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水浒传》
写作意图
-
描述:
关于《水浒传》作者的女性观,历来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通过仔细阅读、深入分析,认为作者对他笔下的英雄女性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是赞扬与歌颂的。在水浒世界中,她们无视“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敢于同男性平起平坐,像男性一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敢于同男性对阵杀场,不怕流血,不怕死亡;敢于冒险救人,将义气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巾帼的本色,看到的是女性的英雄美。对林冲娘子、金翠莲等弱小女子是同情的,并在此基础上揭露了强权对女性的蹂躏。对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这三个“淫妇”,作者运用了现实主义
-
现实荆棘中的理想跋涉——从短篇小说看毛姆的女性观
-
作者:
赵倩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毛姆
理想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毛姆是英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之一。从1897年发表处女作《蓝贝斯的丽莎》,到1965年去世,他的文学生涯延续了69年,共创作了21部长篇小说,32部剧作以及150多篇短篇小说,晚年还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评论,散文游记,回忆录等。毛姆的短篇小说情节曲折,简洁生动,对人性的开掘与艺术表现达到了新的高度,选取其短篇小说为对象研究他的女性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毛姆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完全否定的,有褒贬不一的,还有绝对褒扬的。这些女性形象与其他男性形象一起是为了表现毛姆对于人性的思考,女性形象的负面性格
-
《马丁·伊登》人物分析及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
作者:
窦忠琴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丁·伊登》
女性观
男性至上
女性主义
-
描述: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作家、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尤以主人公马丁·伊登的塑造最为突出,最为成功,这也说明为什么多数批评家在评论《马丁·伊登》时,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马丁这个人物本身性格及思想的发展,而忽视了书中的其他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 本文作者认为,马丁·伊登虽是小说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其角色与性格的发展却与其他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息息相关,同生共存。如果仅仅简单、孤立地去分析马丁一个人物会导致观点过于片面,甚至会对文本产生误解。所
-
昆德拉和女性主义的双向探讨
-
作者:
罗蓉蓉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德拉
女性观
局限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昆德拉笔下的女性世界丰富多彩,其间凝聚着作者对女性身份的深邃思考。综观昆德拉小说研究,将昆德拉与女性主义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在国内学界尚未出现。传统的女性主义批评家惯于极力鞭挞男性作家的男权中心意识,忽视男性作家对女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颂扬。本文试图规避单一的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昆德拉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全面分析,对昆德拉的女性观和女性主义的局限性做出双向的探讨。 借鉴女性主义审视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存在着受压抑、被贬损的女性形象。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考察昆德拉,也能看到他的作品中活跃着
-
女性崇拜的矛盾——论林语堂的女性观
-
作者:
庄璨玮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观
小说创作
林语堂
-
描述:
林语堂于30年代末举家迁往美国之后便开始用英语写作。当时不论是在中国或者是在国际舞台上,对于妇女解放的呼声是日益高涨。林语堂关于妇女的问题更是有他独到的见解。林语堂的小说创作具有浓厚的思想意蕴,其中不乏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描写、思考以及关注。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个人的女性观。他采用了大量的笔墨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并且通过她们将“理想女性”所应包含的特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较多地采用西蒙·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林语堂六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这些小说包括所谓的“林语堂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
-
对女性神话的疏离——论老舍创作的女性观
-
作者:
程秋莹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女性观
老舍
女性形象
个体意识
-
描述:
老舍在其一系列表现女性形象的作品中,善于从文化伦理的角度分析展示女性的命运,并在其作品中对传统伦理社会虚妄的女性形象大胆提出质疑,使其小说在描写表现女性形象时,渐渐疏离女性神话而坚持女性个体意识,表现出独有的女性观。
-
金基德电影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杨舒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观
女性观
主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女性形象入手,研究韩国导演金基德影片所体现的女性观及电影观。除引言、结语外,主体分三章九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按照金基德惯常的对生物性的关注,以及生物性与女性身份的关系,大体区分了金基德影片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虽然她们皆带有或浓或淡的“性”意味,但仍可细分为妓女、妖女、圣女、无身份女性四类,这四类女性只是电影里的一个符号:“镜”与妓女、“恨”与妖女、救赎与圣女、原始无身份的女性……她们每一个的背后都隐藏着导演独特的电影学、文化学观念。对于第一类女性,金基德从“镜”式思维出发,采用“置换”的方式,设置了
-
论池莉的女性观
-
作者:
陈俊平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实小说
池莉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池莉初登文坛就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这使人们对她的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忽略了女性观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其实,池莉的小说自始至终都以鲜明的女性意识观照和表现着女性的生存本相,深刻挖掘着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下的女性生命力和创造力,力图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 本文将池莉的创作以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为两个分界点,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来探讨池莉女性观的成长和成熟。 文章认为,前期,池莉对于传统的女性角色持认同态度,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处于边缘地位,是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