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的历程——中国女性美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作者: 王金凤   章辉美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社会变迁   审美  
描述: 女性美是社会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女性自身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美的统一。在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女性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伴随社会变迁,透过不同时期的女性美我们可以发现:女性美的演变历程不仅是女性形象本身的历史,更是女性的“变异”史、时代的变迁史。
多情才子关汉卿 妙笔挥写女性美——感受关汉卿及其女性曲剧
作者: 唐娅梅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关汉卿   杂剧   戏曲  
描述: 关汉卿的作品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理解和同情。在他的笔下,既讴歌了女性的多情和美丽,又盛赞了女性的勇敢和机智。他不惜笔墨,挥毫抒写她们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了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把中国女性特有的美推向了一个不朽的平台。
从《一片雪》看渡边淳一恋爱小说的女性美
作者: 杨月枝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传统服饰   花的意象   四季变化  
描述: 被称为当代情爱文学大师的渡边淳一,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恋爱小说《一片雪》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笔下的理想女性.日本人独特的季节感、插花艺术、传统特色的和服等都是塑造女性美的源泉.
近代民间年画中的女性及女性美
作者: 郑霞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审美观   传统女性审美   年画  
描述: 本文对近代年画中出现的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试图通过对视觉形象的剖析来寻找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有关女性美的审美传统,同时探究这一传统又以何种视觉形式在极为活跃的市民艺术领域得以传承。
“花”的意象与女性美的追求
作者: 胡克俭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红楼梦》  
描述: 曹雪芹不仅把大观园描绘得花团锦簇 ,而且大量运用花的意象和立体的、多面的、精雕细镂的笔法 ,活灵活现地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女性美的描摹--梁代宫体诗的一大题材
作者: 颜建华   来源: 铜仁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宫体诗   梁代  
描述:女性美的描绘上,梁代宫体诗继承并超逾了前代,从而使我国诗坛出现了全面而细致地描写女性形象美的诗作,形成了描摹女性美的新潮流,作者从历史与现状方面,探寻了这一新的创作取向之成因,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分析了梁代宫体诗人笔下的女性形象美,并认为梁代宫体诗在中国诗史上亦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尹湛纳希视野中的女性之美——基于《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乌仁高娃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尹湛纳希   女性美   独特审美  
描述: 尹湛纳希是十九世纪蒙古族著名文学家。众所周知,尹湛纳希在创作其长篇小说《一层楼》、《泣红亭》时学习和借鉴了曹雪芹巨著《红楼梦》,但尹湛纳希之创作,并非是《红楼梦》之翻版,而是独立的创新之作。论文《尹湛纳希视野中的女性之美——<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女性形象之比较》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研究《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旨在揭示尹湛纳希独特的女性审美及其小说创作的创新性特点。论文由绪论,第一、第二、第三章和结论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选题意义,研究概况,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贾平凹小说女性形象论
作者: 何冬梅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审美心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力求通过研究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美特质,去观照贾平凹独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贾平凹及贾平凹的小说,从而远瞻贾平凹小说创作方向.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贾平凹不同创作阶段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美的类型分析及美育实施策略
作者: 陈卫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美育   中学语文教材  
描述: 目前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真正的女性美应该是人的美和女人的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女性自我认同的美和
浅析传统“仕女画”中的古代女性美
作者: 欧阳旭霞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传统文人画家   理想美   仕女画  
描述: 从古至今,女性的美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体现女性美的文学及艺术作品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是依靠历代仕女画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地论述了仕女画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及经历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从教
< 1 2 3 ... 5 6 7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