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小说《胭脂》中不彻底的女性立场
作者: 宋潇洁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女主人公   作者   胭脂   起伏跌宕   中篇小说   复杂人性   主动性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描述: 中篇小说《胭脂》发表于《十月》的2008年第一期,作者是畀愚,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式"乱世佳人"的故事。女主人公胭脂美丽而沉静,在命运的驱使下经历了起伏跌宕的人生,她以女性独有的坚韧在动荡的岁月里生存下来,表现了一位女性作为个体的人所应有的复杂人性。但遗憾的是,在一些细节之处,身为男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雨果的女性立场
作者: 王立华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机制   女性立场   真善美   雨果   天使形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审美理想  
描述: 在雨果笔下,有一系列的天使形象,如芳汀、柯赛特、爱斯梅拉达,她们漂亮、对男人忠贞、恭顺、善良,集真善美于一身。这种把女性神圣化为天使的做法实际上是将男性的审美理想强加在女性身上,剥夺了女性形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把她们降低为男性的附属品.而满足了父权文化机制对女性的期待和幻想。漂亮、忠贞、善良、
略论中国女性电影的可能性
作者: 郭秉刚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九十年代   叙事模式   女性批评   女性导演   电影观念   女性立场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随着酉方女权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一种新的电影叙事模式——女性电影模式逐渐建立起来,同时产生了它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特·德·劳拉蒂斯和劳拉·穆尔维。八十、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影坛出现如《残酷的命运》、《九点到五点》、《江娜姐妹》和《塞尔玛和露易
林中英:眼色朦胧:林中英散文臆评
作者: 杨新敏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本文   女性立场   人的本质   散文   女性写作   中英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价值认同  
描述: 眼色朦胧,所以使外在世界的喧嚣渐渐远去,女性身体内部的声音遂微弱但顽强地响起.当一个女人不再成为男人欲望的对象,不再被动地按照男人的要求去设计自己,不再按照男人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和确证自己时,当她试图寻找回遗失了的母亲大地时,她发出的声音竟是那样独特而优雅.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之探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本文   “女神”   女性立场   《女神》   精神内涵   文学业绩   郭沫若   《我的童年》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描述: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之探
张洁论——蘸着胆汁写出的情感历路
作者: 李琳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情感   婚恋题材   婚恋生活   张洁   《无字》   女性人物   《方舟》  
描述: 在当代女作家中,毋庸置疑,张洁是较早、而且是不离不弃地始终站在女性立场上言说的作家。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到《方舟》、《祖母绿》、《红蘑菇》、《她吸的是带薄荷味儿的烟》、《无字》,张洁接连投笔于婚恋题材,在对人物,尤其是对女性人物在婚恋生活中的地位、命运、气质、追求、痛苦、烦恼以及糊涂的描写中,展现她们的爱,表达她们的恨;抒发她们的快乐,诉说她们的不幸;记录她们的忍耐,刻写她们的反抗。张洁的婚恋小说最为突出的特性,就是她能够从女性意识,特别是从自己独有的情感经验和内心体验出发,在深入审视自己的同时,
浅论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价值转向与精神突围
作者: 刘胜男   贾作璋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女性立场   女性生命   政治话语   思想革命   女权运动   女性命运   工农大众   女权意识   田家冲  
描述: 一、异国新声——女权运动背景下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女性意识是指用女性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确定自我的特性及所处的社会地位,并以女性的立场出发观照外部世界,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学中虽然很早就出现不乏闪现女性光辉的代表作品,但其真正的兴盛发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原因主要
“在地化”的性别研究如何可能——评贺桂梅新著《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
作者: 董丽敏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贺桂梅   妇女问题   性别问题   女性立场   性别政治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立场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描述: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语境里,"性别研究"常常会处于尴尬的境遇中:一方面,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父/夫权制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平等的性别秩序,使得妇女问题一直是个饱受关注、亟待解决的真实的社会问题,性别研究从而具有存在的天然合理性;然而,另一方面,性别研究的兴起又与"女性主义"这一盛行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被引进中国息息相关,后者与本土语境之间客观存在的断裂与落差,又使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
作者: 陈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性立场   池莉   傅书华   张洁   女性写作   女性解放   中国男性   徐坤   徐小斌  
描述: 与20世纪80年代的温婉含蓄相比,90年代社会生活风雨突起,社会心理复杂多变,女性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一批女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女性本身、投向女性解放,力图以独特的认知重新发现和找回本真的女性。本文通过对女作家及其代表
女性文学的创新与中国立场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立场   个性主义   女性立场   性文学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传统   文化反思   西方女性主义   女权意识  
描述: 女性文学的创新与中国立场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