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电影的主体性研究
作者: 古霄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观影快感   电影叙事   女性受众   女性主体性  
描述: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它伴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而发生,吸收了符号学、意识形态和精神分析等当时重要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化理论,开辟了电影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即关于凝视的性别政治理论。当时影响最大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英国学者劳拉·穆尔维,明确指出隐藏在电影中的性别压迫机制,并认为女性要在电影中获得主体性,必需拒绝叙事电影中性别意识形态的压迫,拒绝接受叙事电影产生的快感。然而这种拒绝并没有直面电影,而是对叙事电影的一种逃避。女性的主体性如何在电影中体现和建构成为电影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
1980年以来中国女性电影解读
作者: 朱德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导演   市场价值   女性意识   女性角色  
描述: 中国电影历经百年,在几代导演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中国电影辉煌的成就。其中,由女性导演拍摄的多部经典影片更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章,在这些影片中,女导演不仅塑造了多位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女性形象,而且展现了在时代演进中中国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蜕变。这些带有明显性别符号特征的女性角色既是时代的缩影,又表征和见证了中国电影艺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和进程。她们自身明确的性别符号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题材、新的视角和新的创作理念。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影响,中国女性电影理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
新时期大陆电影的女性意识
作者: 赵海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镜城   女性导演   新时期   女性意识  
描述: 女性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等,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电影中的位置以及它的研究价值。本文是一篇以新时期(1979年一至今)大陆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面对大量的理论资料和文本材料,尝试以女性主义理论、史论结合、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将新时期大陆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置放于电影发展史的链条上,分男性导演与女性导演两大部分,通过对其代表电影中女性意识不同呈现特征的分析,试图揭示出电影创作者们对女性意识的理解和把握。研究女性意识,首先要了解“女性电影”以及相关的电
关锦鹏电影女性意识探究
作者: 别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同性恋身份认同   女性意识   关锦鹏   自我救赎  
描述: 作为香港男性导演中唯一以女性作为一贯题材的导演,关锦鹏以其柔媚、细腻的古典美学电影风格塑造了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及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这使得他被称为“女性主义导演”,其电影亦名为“女性电影”。在其电影创作中,关锦鹏往往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悲剧命运,传达了对女性深切的关怀与悲悯之情,表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然而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独特的女性意识其实是关锦鹏在追寻自身同性恋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对于真正女性意识的想象与模拟,因此往往有着某种局限性,缺少对现代女性精神中追求女性独立自主意识,
论21世纪中国新浪潮女性电影的艺术特征
作者: 孙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父权   话语权力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电影作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特殊分支,从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之日起第三十个年头就已然形成了一定的成片数量,而集中到21世纪的前十年时间是中国女性电影成片最多,思想内涵最为深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加上WTO的到来,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视野也是前所未有的宽广,男女平等和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的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议论的焦点,这个历史性的话题演变到视觉话语上来就是一部部语嫣明确的女性主义电影,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终极性的议题。 针对以上这一重要议题所作的研究,本文分为四个章节,
艰难的言说——九十年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女性影像
作者: 胡璇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转型社会   女性意识   《恋爱中的宝贝》   女性言说  
描述: 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现已深入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并以女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旨归,因此女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解放任重道远,其中女性的存在与女性的处境及女性的本真体验与女性的言说欲望一直是女性文化聚焦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本文以影片《恋爱中的宝贝》为例,从女性电影批评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影片主题、人物形象、电影叙事等方面,并结合中国90年代以来大众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叙事特征,透视90年代以后特殊的中国转型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对中国女性电影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解
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姜晨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电影语言   电影叙事模式   中国  
描述: 本篇论文以后现代女性主义影响下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工具,通过对当代女性电影文本个案的具体解读,探究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中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蕴。在对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作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之前,还必须对女性电影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两个问题展开具体阐述,以便对这种解读做一个知识和理论背景的铺垫。 因此,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具体论述了女性电影的概念,将女性电影范围缩小到狭义女性电影,即由女性导演执导的,以女性话题为创作视角的并且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电影。还简单回顾了国内外女性电影的发展历程,介绍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整
西方“复仇”题材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末路狂花》为个案
作者: 徐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复仇   “洞穴”比喻   原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以“复仇”为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类别却鲜有专门的论述。本论文针对西方“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西方女性电影中的“复仇”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富性?在这些丰富各异的“复仇”女性形象中有无共同的“原型”可循?一部典型的“复仇”题材女性电影如何深入表现这样的原型式的人物形象?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复仇影片将带给新的女性形象什么样的启示? 本文认为“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往往或多或少地符合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囚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霞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文本分析   消费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世纪(2000 -2007年)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着眼点的论文。本文打破以导演、类型或年代来分析女性形象变迁的传统方法,立足于社会现实,以近期中国大陆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文本,归纳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精读,以此分析女性意识在新世纪女性电影中的建构和呈现,并进一步探讨造就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同时,这次女性电影的勃兴可看成是继1980-1995年第一次女性电影高潮后的再一次高潮,这两次女性电影浪潮中
女性视角下的性别关怀:以新世纪的中国女性电影为例
作者: 潘思彤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性别关怀   叙事手法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电影因其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反映她们的内心感受,对社会的抗争与妥协,她们的苦楚与希望,并且能反映特定年代、特殊环境中各种女性的共同需要,所以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对女性特有的性别关怀,使女性电影成为展现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女性意识的重要平台,女性不再被动地“被看”,而是主动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借助女性电影说出心声。中国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终在变化,每个时代的女性形象都具有时代赋予她们的特点,而这些形象在向我们昭示着女性主体意识的渐趋觉醒。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们拍摄出了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