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 条
-
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视角研究
-
作者:
林步艳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观
死亡叙事
迟子建小说
女性文学
-
描述:
迟子建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多描写龙江地区的风景和百姓的生活。迟子建的文学创作取得较高成就,曾三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其作品所获得的成功与其女性身份和女性视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这点却被大多数的评论者忽略了。本文试图就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进行探讨,我们首先分析了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被遮蔽的原因——迟子建独特的女性观,在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浪潮下迟子建的女性观显得比较保守,所以其作品中的明显的女性视角被忽略了。对迟子建的小说稍加审视,我们就可看出其作品中明显的女性视角。在女性视
-
亚当的飞翔与坠落
-
作者:
郭振锋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文学
情爱文化
人性论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一大支脉。长期以来,研究者们把目光相对集中在女性形象、女性心理和女性成长之上,而对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较少触及。本文立足“人的文学”,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男性形象进行综合的、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归纳女作家作品中男性形象的种种形态,分析其演变轨迹和原因,揭示女作家们的创作心态与文化思考。引言部分明确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廓清了论题。第一章以人性理论为背景,分析了女作家笔下的少年、老头和成年男子形象,并揭示出其背后所体现的女作家的“母亲”、“幼女”和“长女”心态。第二章以情爱
-
文学作品翻译中释意理论的应用研究:以20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作品的韩译本为中心
-
作者:
李银姬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翻译
释意理论
文化差异
女性文学
韩译本
-
描述:
翻译是一种用于意义沟通的交换行为,也是一种运用目的语进行再创造的释意行为。在释意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更应凸显其客观性,文本和译本之间不应存在完全的释意上的自由。虽然释意理论的应用一般以给定的语义和译入语的语法规则为考察对象,但文学翻译在语义转达时,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比喻或符号不同,会产生文字上的冲突,这就动摇了翻译的客观性,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感更容易使其丧失客观性。这样看来文学的释意行为不仅包含语言的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转换。因此本论文对在释意时,以文本为基础的释意者的真实程度的
-
试论“五四”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困惑
-
作者:
杜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困惑
女性文学
五四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诞生于“五四”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实绩之一,就是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女性意识,使第一代女性作家以群体的形象登上了文学舞台。她们的创作,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新纪元,使女性有了自我言说的话语权,结束了过去被言说、被遮蔽的历史。女性意识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是女性解放的关键。女性意识的觉醒反映在文本上就集中体现在对女性压抑精神的反抗和对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大胆追求上。在觉醒的女性意识的催动下,女性们开始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寻找着出路,大胆争取做人的权利,反
-
新时期女性文学及其批评中的立场问题
-
作者:
白利利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立场
双性和谐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在突出女性意识和女性性别立场的同时,就产生了反思性别立场,超越女性性别立场的努力。这种女性意识和女性性别立场得到突显,女性身体和女性欲望得到肯定,女性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类别被提出来的现象本身就是女性介入社会生活、试图提升女性价值的证明。本文联系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辨证地分析了女性性别立场在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发展中的作用,从三个方面阐述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自新时期以来的发展历程: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女性意识苏醒的时代条件和女性意识苏醒的表现、发展和发展的误区——一定程度上两性对立
-
成长路上的逃离与皈依
-
作者:
纪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之歌
女性成长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简爱
-
描述:
当代女性作家杨沫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曾深深地吸引了一代人,也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文学界现有的且有限的声音总是偏爱于将之归入革命历史小说,很少有人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解读,即便有人提及也总是作为不成功的范例。笔者认为《青春之歌》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女主人公林道静成长的心路历程与人生体验,本文试图将《青春之歌》放在与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性小说《简爱》的比较中,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角度进行重新解读,进而透视中西女性成长小说之异同。全文内容简述如下:第一
-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
-
作者:
王丽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言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呈现出了许多种写作方式,而且作品的内容也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中更是有不少作品把身体写作作为主要的写作类别,而且把性意识作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女性文学的界定入手,阐释了对身体写作的多元理解,认为身体写作是对近年出现的一种特定文学形式或言说方式的概括,是女性表达自身价值与体验的一种特殊的他人不能替代的言说方式。女性性意识是一个不同于身体写作和性文学的概念,是更合适于概括当下女性文学作品中身体写作内容的一种说法,也是对当下这种言说内容的一种提升式诠释。文章通过
-
《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
-
作者:
郑晓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期待视野
阐释接受
《青春之歌》
女性文学
-
描述:
关于《青春之歌》的研究评论已经丰富可观,其阐释研究却相对薄弱;后者是探知民族期待视野流变与深化理解作品的新视窗,是文学研究范式的拓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接受变迁中,《青春之歌》所得到的批评和肯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受时代接受氛围和权威话语的影响,杨沫在创作文本的初期,认同了5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了以革命和阶级斗争为主导的叙事结构。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红色经典”再次风行之时,对革命意识形态重新确认,同时对于文本中突现的表现作家“成长”的“女性主义”再次成为了小说争论的焦点。《青春
-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
作者:
王曦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
作者:
华福翠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裸体吃中餐》
母系小说
身份建构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
1
2
3
...
8
9
10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