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说家之外的孟瑶─从「女性散文」与「孟瑶三史」论其文学史定位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人文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孟瑶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台湾文学  
描述: 小说家之外的孟瑶─从「女性散文」与「孟瑶三史」论其文学史定位
写作作为生命恒久的表达和自我实现:沃尔夫笔下女性的创作追求
作者: 赵丹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君特罗德   沃尔夫   女性文学   克丽斯塔T.  
描述: 克丽斯塔·沃尔夫是当代杰出的社会主义和女性主义作家。她抨击男权社会,讴歌妇女解放, 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和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她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例如《童年典范》中反思过去的内丽·乔丹,《分裂的天空》中的在社会主义怀抱中康复的丽塔,《对克丽斯塔·T.的思考》中追求自我实现的克丽斯塔,《卡桑德拉》中的希腊预言家卡桑德拉等等。论文以她的《茫然无处》和《对克丽斯塔·T.的思考》为例,探讨了她笔下君特罗德和克丽斯塔·T.两个女性的创作追求:被称为浪漫派时代萨福的君特罗德视写作为生命恒久的表达,追求完美
我说故我在—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叙述声音研究
作者: 宁凡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权威   性别立场   女性文学   1990年以来   叙述声音  
描述: 在社会文化转型、西方文学理论的涌进、女性意识整体萌发以及中国女性文学既有的传统之下,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叙事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显然意味深长。“声音”指的是故事讲述的具体行为。正是通过这个“声音”,故事才得以呈现,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故事。讲什么、如何讲与叙述声音息息相关。叙述声音由叙述者发出,这就决定了叙述声音必然要受到叙述者各种特征因素的制约,如性格特征、性别因素、社会环境等;叙述声音与隐含作者,二者的一致或分离,对叙事话语权威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隐含读者制约着叙述声音,也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接受的意义;并
新移民女性小说身体写作研究
作者: 李姗姗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身体写作   跨文化   比较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海外的新移民女性作家写作可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出离本土经验的快速出走,她们体验着生理和社会差异的同时,更感受着多重文化的复杂体验。当代文学研究热点之文化身份、族裔与性别的纠缠,都在她们跨文化写作的“身体写作”中得到了更为独特的阐释。本文意欲突破空间对中国女性文学整体的限制,发掘出全球化语境中女性“身体写作”具有流动性的现实存在,以此考察“移位者”的文化立场与文学的交互影响,希望能对中国女性“身体写作”版图起到些许填补空白之用。论文分三部分展开,第一章整体评述海外华人文学身体意象的写作脉络,同时,分析新移民女
柳如是作品研究
作者: 孙茜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如是   诗文   晚明   名姝   女性文学  
描述: 柳如是幼年被鬻为妓,堕入风尘,一生坎壈曲折,受尽屈辱与折磨,却始终自尊自励,诗文艺事,斐然华章,其高风亮节尤让同代道貌岸然的士大夫文人赧颜。然一代旷世才女的传奇人生和诗书才华,却因出身和夫婿的原因被刻意埋没,直至数十年前尚鲜有人知。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出版之后,情况有了较大改观,但对柳如是作品的研究依然薄弱。有鉴于此,本文以柳如是诗、词、赋及尺犊为研究对象,力争从宏观的角度对现存与柳如是相关的史料进行全面梳理考察,对柳如是作品的流传情况,艺术特征,精神内涵及与时代、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
中国“五四”至20世纪30年代冰心批评的研究
作者: 李智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时代语境   男性话语   冰心   女性文学  
描述: 一直以来学术界在关于冰心的研究中都着重研究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论价值以及风格特点,而关于冰心作品批评的关注和研究则很少。因此,文章在对冰心研究的现有成果之上进行一次转换视角的审视,运用女性批评理论对冰心在“五四”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批评特色、风格以及当时批评中占有主流地位的思想进行分析,发掘出在现代阶段对冰心文学作品批评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对这一时期冰心作品的批评加以整理,从对创作主体的批评、对作品思想方向的批评和作品的审美表现等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
五四女作家和圣经
作者: 郭晓霞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关系   圣经   中国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现代  
描述: 本书主要对五四女作家和圣经的联系进行比较研究。在已知五四女作家与圣经存在着客观地事实联系后,本书主要运用妇女主义圣经批评的方法对五四女性文学中出现的基督教意象和教义进行研究。妇女主义圣经批评方法的引介和使用是本书的亮点。本书的特点在于:运用一种新的且行之有效的理论,从新的角度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五四女性文学和基督教的关系。与同类研究相比,本书在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研究中更为系统,也更为深入,得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新结论,即以性别和族群为切入点,五四女作家在接受和表现基督教文化时具有既不同于中国男性
杜拉斯小说中的话语霸权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
作者: 于忠兰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女性意识   霸权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种族  
描述: 本文通过《情人》与中国女性文学的比较,从话语方面着手,分析其中流露出的话语霸权,而后从作者杜拉斯的个性以及其所从属的种族方面做一深入的分析和评判,目的是推动和提高中国女性文学和女性评论在话语方面的进一步提高.
当代中国妇女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
作者: 畅引婷   邸晓星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价值   女性哲学   性别教育   妇女史学   女性文学   学科建设  
描述: 当代中国妇女研究与学科建设所具有的人文价值,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为人类所提供的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技术,也有别于社会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的改变,它关注的重心是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以及人的文化生命活动的价值体认。从传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入手,探讨女性文学、妇女史学、女性哲学、性别教育等学科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价值,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妇女研究与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思想文化观念再造的行动或运动,是知识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即通过一定的思想和行动,改变两性之间各种不
回到女性的“生死场”:对黄心村《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作者: 王羽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上海   家庭   女性文学   战争   商业  
描述: 黄心村的《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是一部以女作家张爱玲为中心剖析沦陷时期上海女性文学和文化现象的力作。作为一项带有鲜明的海外学术烙印的研究成果,该书具备显而易见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若干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其第一章中女性文学的战争叙事、家庭性定位以及第二章中有关女性出版文化借助商业文化的支持得以成功建构的结论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可片面夸大战争对沦陷时期上海女性文学的左右力、商业法则也从一个扭曲的角度刺激了女性文学的发展等不同观点。
< 1 2 3 ... 7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