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台湾女性文学纵览
-
作者:
陆丽华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女作家
女性文学
-
描述:
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生和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台湾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具有不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各自关注着不同的生活领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文学交流的扩大 ,台湾文学最终必将融入一个更大的中国文学的多元格局之中。
-
从《厨房》来看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
-
作者:
邹洁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死亡
女性文学
-
描述:
吉本芭娜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文坛上新崛起的一位青年女作家。自处女作《厨房》问世以来,她的每部小说都在日本引起轰动,甚至出现了"芭娜娜"现象。本文以《厨房》为中心,立足于小说的核心——死亡与孤独,试图揭示吉本文学世界的本质与魅力。
-
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传统
-
作者:
蔡岚岚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奥斯丁
女性文学
-
描述:
19世纪初的英国杰出女作家奥斯丁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上前台,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表达出自觉而明确的女性意识,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
从美国硅谷走出来的女作家:陈谦女士访谈录
-
作者:
江少川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移民题材
写作动力
女性文学
弃工转文
-
描述:
陈谦,女,自幼生长于广西南宁,毕业于广西大学。1989年赴美国留学,获爱达荷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供职于芯片设计业直至2008年。著有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及中篇小说《望断南飞雁》、《特蕾莎的流氓犯》、《覆水》、《残雪》及《何以言爱》等。其中《特蕾莎的流氓犯》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及鲁迅文学奖提名,中篇小说《望断南飞雁》获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
林译小说中的女性观——以《迦茵小传》为例
-
作者:
孙倩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迦茵小传》
重构
女性文学
-
描述:
林纾是中国近代小说翻译界的巨擘,其译作对中国近代文学的革命,乃至中国的社会革命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主要围绕《迦茵小传》来说明林纾对女性的形象重构.
-
女性文学略论: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之(3)
-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应忽略的部分。本文针对现实存在的女性文学概念的迷思,作出了分析性的澄清,并立足女性文学的现代性和主体性特点,对女性文学的必要性和现实创作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女性文学的理解有所裨益。
-
镜中人:浅析张爱玲与李碧华笔下的男性形象
-
作者:
何烨
来源:
商场现代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性形象
李碧华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选取了张爱玲与李碧华两位女性作家,对她们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进行研究。通过具体阐述她们作品中的两性书写,分析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在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创作时间,本文分别选择两位作家的三部作品,分为三组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每一组的横向对比,表现所刻画的男性的不同特点及他们所映射出的女性的不同命运,以及男性形象本身由表及里、由特异到普遍的特点。女性作家伴随着对男性认识的逐步深入,对女性的反观也在逐渐深入,试图对和谐两性关系的建立提供新的启示。
-
依附与背离:宋若昭诗文研究
-
作者:
郭海文
来源: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若昭
唐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宋若昭是唐代著名的女学士,有《女论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和《牛应贞传》等作品传世。这些作品既是对男权社会主流文学的依附,也是对男权文化的背离。可视为安史之乱后朝廷恢复儒教的表现,亦可视为初盛唐时期女权张扬的余绪。
-
浅谈艾米丽·狄金森对西斯内罗斯的文学影响
-
作者:
吕娜
王冰营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族裔文学
西斯内罗斯
女性文学
-
描述:
桑德拉·西斯内罗斯是美国墨西哥裔著名女作家,她曾坦言,艾米丽·狄金森是她最喜爱的诗人,本文从女性意识及其延伸出的空间观两方面,浅析狄金森对西斯内罗斯的文学影响。
-
女性生存的另类书写——对上海沦陷期女性文学主题的再阐释
-
作者:
曹南燕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沦陷期
生存
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上海沦陷区的女作家们在日伪政府的高压文化管制之下,被迫采取了远避时代主题的创作方式,从而走出了与主流文学完全不同的文学道路。但是,她们不同于主流文学的个体化写作,正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女性生存状态的独特叙述,她们另类的叙述视角和言说方式让写作摆脱了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功利性目的之后而回归自身———对个体生存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