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88 条
-
吴中女诗人的诗情与诗学──清溪吟社研究
-
作者:
林小涵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闺秀
女诗人
清溪吟社
女性文学
吴中女十子
-
描述:
清代閨秀作家輩出,無論是閨秀作家的人數、作品的數量,乃至於彼此之間的文學活動,皆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新局。乾隆時期張允滋等吳中閨秀結「清溪吟社」,以任兆麟為師,談詩論藝,一時稱盛。本文即擬由清溪吟社作為觀察點,探討清代閨秀文學繁盛之際,所出現的另一現象──閨秀結社所代表女性文學創作上之意義。 並且經由對吳中清溪吟社之討論,觀察清代女性文學發展達到高峰與江南地區之地理、歷史、經濟……等方面之影響與關連,並由此得出促成女性文學於清代高度發展之各種因素。並且於本文中,針對吳中清溪吟社所出版之《吳中女士詩鈔》展開
-
歧路孤影:徐小斌长篇小说论
-
作者:
陈亭匀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秘主义
创作转向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徐小斌
-
描述:
徐小斌身列當代汲汲書寫的女性作家,以其細膩繁複、神秘迷離的筆鋒,反覆書寫歧路分離的女性處境與人的存在。然受限集體語境與市場潮流,遲至九○年代,才逐漸確立站穩文學史之列。 本文以其《海火》、《敦煌遺夢》、《羽蛇》、《德齡公主》與《煉獄之花》五本長篇小說為例,透過作家生平經歷與文本互為觀照,並援引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神祕主義、悖論對位、「追尋」的文學母題、神話等論述,分論其書寫意識起源、女性立場、個人化書寫態度暨創作轉向。 本論文架構六章:緒論說明徐小斌的重要性,進而羅列兩岸現有研究狀況、常見切入角度
-
女居城市的私寓与私欲:论钟文音90年代以降的城市书写
-
作者:
张茵婷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文音
城市书写
欲望
空间
女性文学
-
描述:
90年代的城市書寫,無論在形式及內容上,有別於80年代的都市文學論述,展現多元且紛雜的新氣象。隨著城市空間的擴大,城市已成了現代人的新鄉土。在城市中,個人如何在城市學習和空間相處成了重要的議題。 本論文以鍾文音90年代以降的城市書寫為例,以女性對私密「空間」與「慾望」的獨特關照,探討女性城市視野的特殊性。相對於城市的大空間,鍾文音所偏愛的均是對個人有意義的細瑣空間,展現了女性在城市個人獨處與想像的幽微性。鍾文音對情感的陷溺的主要議題有二:「母親」與「情人」,分別以子宮城市/母城喻臺北,給予城市母體與情
-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
作者:
刘桂莉
来源:
四川联合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
逻各斯中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古至今,女性同男性一样也是一直存在的人类,她们占了世界人口的一半,却在历史里毫无地位可言,而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是妇女的解放,因而在最近二十年来理论界兴起的若干批评流派如解构主义、新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等中,女性主义批评影响越来越大,它以社会历史批评为本,容纳了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现代美学等,借鉴了解构主义、阐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的批评方法,主张建立女性自身的价值标准与独特文化,指导人们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The thesis consist
-
编后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文章
“重写文学史”
女性文学
性别研究
编后记
文学史研究
-
描述:
本期首先要向大家重点推荐两个栏目:“文学史研究”与“女性文学与性别研究”。韩琛的文章总结了19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文章既具有历史穿透感,又具备比较厚重的理论色彩。作者认为,“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与中国其他意识形态建构历史一样,是现代中国危机的循环往复。乔以钢和王帅乃的文章比较全面地把握了儿童文学研究现状,较好地运用了性别理论对儿童
-
女�城:论90年代以後台北城市文化变迁与「新世代」女性小说家
-
作者:
陈姿瑾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地景
都市文学
女性作家
城市文化
新世代
台北城市变迁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論文承繼女性文學、都市文學的文學脈絡,採取與「文化地理學」跨領域對話的方式討論90年代「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崛起與發展,深入女作家所處文學、文化、社會與時代背景脈絡,探討90年代以後城市變遷與文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化脈絡底下的地方寫作特色。城市空間對於女性主體的影響,同時女性也可以透過對城市空間的掌握而得到解釋的權力,透過不同空間文本的解讀,理解女性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並且透過對於90年代女性作家的文本解讀,對女性議題的美學運作、婦女運動與女性文學的關係有更深入與清楚的了解。 90年代臺北城市歷經文化
-
从「现实」到「写实」-八0年代两岸女性写实小说之比较
-
作者:
裴海燕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年代
写实主义
八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
描述:
兩岸的女性小說在八0年代呈現出若干相似性,而這裡頭除了主題性傾向之外,主要包括了作品形式;換言之,別於同代的男作家對於後現代、後設小說(台灣)或先鋒尋根小說(中國大陸)的著迷,兩岸的女作家在此時段中基本上都守住了寫實手法,而並沒有像其男性同仁那麼大量的投入實驗性寫作。同時,這一點(兩岸女作家對於寫實手法的偏愛),加上就作品內容而言,與日後的女性文學比較起來,八0年代的女性小說的確表現出較為狹窄的格局,如上兩個因素恐怕逐漸造成此時段的女性文學最近極少成為學者的研究對象。 因此,為了突破既有的研究成果且開闢一
-
由萧丽红小说看台湾女作家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林慧华
来源:
元智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女作家
社会变迁
女性意识
萧丽红
女性文学
-
描述:
民國八○年代台灣女性作家展露頭角,評論者或名之為「閨秀作家」,或稱之為「女性主義」作家,寓有高下褒貶之意。這些女作家用她們的筆,描寫了女性面對生活與情感的努力與適應社會的能力,也間接表現台灣女性文學的發展脈絡。 本文主要是從這群女作家中選定頗受歡迎的蕭麗紅作為研究對象,藉由解讀其文學作品,探討其如何呈現女性的處境及女性自我意識的認同與實現,對應台灣社會兩性關係的變遷。 女性文學是女作家觀察社會變遷,兩性關係微妙變化後,將女性經驗文本化的結果。它用文學表現的方式,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表露女性問題,描寫那些扮
-
五0年代女作家的异乡书写:林海音、徐钟佩、钟梅音、张漱菡与艾雯
-
作者:
许婉婷
来源:
清华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书写
五
异乡
反共文学
怀乡文学
年代女作家
女性文学
-
描述:
五0年代台灣文壇因為國家機器的積極介入而籠罩著政治化的氛圍。國家文藝體制藉由政策的建立與組織的運作,宣示「反攻大陸」的決心,凝聚戰鬥意識,產出反共論述。五0年代文壇的兩大霸主反共?懷鄉文學,以其剛毅教條?陰柔感性的書寫特質構成互為表?的象徵體系。反共?懷鄉文學政治意圖的標舉與現實生活的游離,致使五0年代台灣文學備受論者批評,視之為空白荒蕪,然近年來亦有學者另闢蹊徑,以女作家的群起現象與女性文學的勃興佐證五0年代台灣文學的豐富多元。林海音、徐鍾珮、鍾梅音、張漱菡、艾雯遷徙流離的人生際遇構築出「兩地」情結的空
-
徜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珞珈三女杰"二三十年代创作述评
-
作者:
丁书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雪林
文学创作
珞珈三杰
凌叔华
袁昌英
女性文学
-
描述:
徜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珞珈三女杰"二三十年代创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