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商业文化与女性文学
作者: 岑泽丽   来源: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业文化   政治意识   女性文学   个体意识  
描述: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女性文学强调集体意识、政治意识,忽视个体意识和女性意识,其与20世纪50—70年代以公有制商业为唯一主体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和重集体、轻个人的商业文化氛围十分契合。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自我超越——张爱玲和苏青的小说创作论
作者: 王琳   来源: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苏青   女性文学  
描述: 张爱玲和苏青的创作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具体表现在:关注女性的附庸地位,审视女性的奴性心理以及批判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实现了对"五四"女性文学的超越.
女娲神话原型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和变形
作者: 王玉朋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娲神话原型   女性文学   置换和变形  
描述: 透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本表层,可以发现在许多文本深处隐含着女娲神话原型。女娲神话原型在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置换和变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对“当代女娲”的深情礼赞;二是女娲原型的“魔幻变调”。这是女性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与女性现实处境在特殊历史阶段一次“遇合”的产物,使女性文学焕发出了深沉的艺术魅力。
反思与重构——评《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孙秋菱   来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觉醒   女性文学   性别整合  
描述: 本文从历史的反思和性别意识的觉醒等社会心理、性别意识的层面上,系统地剖析孟悦与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一书,作者赋予陈旧文本以新的哲学思考,动摇了以往对女权的历史意识、男权的价值标准等问题的认识。同时在历史的大背景上建立了女性文学的历史框架,界定了女性文学的历史观和现代观,体现了对父权制统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的解构力。
关于新时期以后女性文学得与失的思考
作者: 赵淑琴   饶峻姝   来源: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审美观念   思考   女性文学  
描述: 通过新时期女性文学从繁荣到逐渐走向个人化的创作状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因为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她们的情感、心理、审美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灿烂,只是繁荣的背后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得失之间该有些思考。文学不能媚俗,要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矮化与误区:商业传媒背景下的文化共谋——大众文化视野看9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李灵灵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阅读   大众文化   矮化   女性文学  
描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崛起并繁荣,使中国女性创作在浮出历史地表之后,汇入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本文试图通过对大众传媒、受众、女性创作者三个要素的分析,展示在大众文化视域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大众传媒、男性阅读、女作家商业化追求三者共谋下,女性文学在部分读者心目中的"矮化"现象。本论文也试图指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策略的失败与误区。
另一种真实——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女性文学分析
作者: 岑泽丽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文革”   政治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女性文学是政治意识较强、女性意识淡化的文学,这种情况发展到“文革”女性文学时期推向极致,政治意识基本取代女性意识。“文革”女性文学是“十七年”女性文学的承继和进一步政治化的发展。这近三十年女性文学虽然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但仍难以掩饰其艺术光芒。
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性伦理表现之意义反思
作者: 苏状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主要以性伦理的颠覆表现为特征.文章试图挖掘这种性伦理表现时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认为其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反叛之路的必然阶段,一方面性是传统父权和夫权压制的历史起点和症结所在,因此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关键,另一方面对性的独特感受又拓展出女性文学创作的独特话语和文化空间,并在这种颠覆中流露了人存在最复杂、最深刻的形而上意义的挣扎,不应被忽视.
商品经济对女性文学创作观念的影响及其价值思考
作者: 刘秋源   来源: 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观念   价值实现   商品经济   女性文学  
描述: 商品经济对女性文学创作者的写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使得创作者在对待情感、社会价值及创作本身的态度上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女性文学在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情感诉求的困境、消费文化与创作生产之间的弹性关系,以及"大众化"与底层关怀缺失的矛盾等新的压力与挑战。
两性战争:一个被“美丽”夸大了的命题——兼谈构建现代形态的两性美学
作者: 刘绪义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审美   女性文学   两性战争  
描述: “两性战争”是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然而也是一个被女性主义者所夸大了的命题。这一命题发源并植根于西方文化话语,中国文化的特质决定了两性关系建基于独特的家庭关系之上,总体态势是平等、和谐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女性处于被动和妥协,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也说明中国古典形态的两性关系中女性地位的低下,现代形态中两性之间的争战不是根源于人性,而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建构现代形态的两性美学对于最终消除两性战争有着积极的意义。
< 1 2 3 4 5 6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