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
作者: 郑晓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期待视野   阐释接受   《青春之歌》   女性文学  
描述: 关于《青春之歌》的研究评论已经丰富可观,其阐释研究却相对薄弱;后者是探知民族期待视野流变与深化理解作品的新视窗,是文学研究范式的拓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接受变迁中,《青春之歌》所得到的批评和肯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受时代接受氛围和权威话语的影响,杨沫在创作文本的初期,认同了5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了以革命和阶级斗争为主导的叙事结构。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红色经典”再次风行之时,对革命意识形态重新确认,同时对于文本中突现的表现作家“成长”的“女性主义”再次成为了小说争论的焦点。《青春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作者: 王曦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作者: 华福翠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裸体吃中餐》   母系小说   身份建构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理想的星光:“东吴系”女作家群初论
作者: 徐珏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俗期刊   沦陷区   女作家   通俗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曾经活跃在上海孤岛、沦陷区文坛中倍受瞩目的“东吴系”女作家群,现在却已成了历史遗忘的角落。 “东吴系”女作家现在可考的有施济美、汤雪华、俞昭明、程育真、杨琇珍、郑家瑗、邢禾丽、曾庆嘉等人,创作时间在40年代初到解放前短短10年间。解放后,这些当年的才女们风云流散,但她们短暂的创作生涯,不仅是研究中国沦陷区文学重要一环,对于中国通俗文学和新文学在四十年代的互为砥砺,以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一路风雨行脚都有研究价值。
孤寂的持灯人
作者: 毋二宾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编辑   妇女解放   妇女刊物   抗战话剧   女性文学  
描述: 作为跨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女性作家,赵清阁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领域都为文学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后者,其深入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国内外对她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的文章都停留在人物传记和回忆录的层面,而基于文本本身和文学史语境的深层阐释还十分欠缺。 基于此,本文选取了自20世纪30年代初赵清阁步入文坛开始,到新中国的成立这个大概17年的时间段,主要以年代为纬,依据作家本人的心路历程以及一定的政治话语,分三阶段阐述了赵清阁的创作活动与编辑活动。 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叙述了研究对象的提出,以
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
作者: 陈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域性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本土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
走出父权话语的樊篱
作者: 王晓媛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话语   反思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   性别  
描述: “女性文学”这一概念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女性文学”研究已经作为一门显学在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提出这一概念,其初衷是要与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美学观,文学形式及传统相对抗;同时试图寻找女性自己的文学;最终改变文学领域中女性受排挤,被边缘化的状况。然而“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本身却仍然缺乏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义。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理论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女性文学”,它在磅礴悠久的文学史中占据何种地位,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走向何方。从这些问
崔贞熙转向作品研究
作者: 张晓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转向   母性   女性文学   转向文学  
描述: 淡人崔贞熙(1906~1990),身为近代新女性之一,作为韩国文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在其八十余平生中历经艰难曲折,也许正因为此才使得她的文学世界如此丰富而引人瞩目。崔贞瞩在韩国近代文学史中占据的地位尤其不可轻视。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是韩国第二代女性作家中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在近代日帝统治时期曾经先后以同伴者作家和亲日作家的身份活跃在韩国文坛。因此在日帝末期的文学史研究中对崔贞熙文学的考察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934年的第二次卡普事件是韩国文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重大事件。日帝末期,日本加强了对韩国的殖
A Study of the Female Bodies in Sylvia Plath''s Poems
作者: 谢凝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身体形态   西尔维亚·普拉斯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描述: 几千年来,从古希腊神话到英美文学,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几乎都是以一种男性的视角而被审视的,女性的身体和形象在男性世界中塑造出来。而西尔维亚·普拉斯用了一种反传统的、扭曲的方式对女性身体进行了重新的诠释。 本文主要采取了文本解读的方式对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身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厌恶以及憎恨女性身体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其欲通过毁灭女性身体以求再生的根源。从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身体我们能够理解她是怎样将女性身体、个人隐私、内心深处的情感、性、死亡以及诗歌创作疯狂而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普拉斯更是
从感悟到建构
作者: 王迎春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长   女性视角   王安忆   女性文学   日常生活  
描述: 无论在中国当代庞大的作家行列中,还是在新时期异常活跃的女小说家群队里,王安忆都是一个优秀者。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野下探讨了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在世界和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王安忆对中国古典时期、五四时期、五六十年代、新时期的女性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根据王安忆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三次转型,把她的小说创作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依次以王安忆每一阶段的代表作品为例,探讨了王安忆关于女性小说的创作手法、主题、演变及其流向。并把她与张爱玲和同时期的张洁、铁凝等女作家以及90年代以后的陈染和新生代的卫慧等女作家进行了
< 1 2 3 ... 162 163 164 ... 282 283 2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