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丁玲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发现与消逝
作者: 张立颖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叙事   小说艺术   女性文学  
描述: 丁玲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发现与消逝
汉代女性文学与政治
作者: 金璐璐   来源: 二OO七两岸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汉代文人   艺术特点   女性文学  
描述: 汉代女性文学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对汉代几位有代表性的女性文人的作品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女性文学的艺术特点,使汉代女性文学的这一特点得以具体形象地展示.
二十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形象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剑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由于观察角度和性格及描写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如同是女性的坚执,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男作家看来是淫荡,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等。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了解这些,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从女性人物的变迁看莫里森思想的演变
作者: 张宏薇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思想变迁   黑人女性   女性文学   莫里森  
描述: 作为一个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凭借自己的切身经验,塑造了众多个性突出、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从早期、中期到后期的创作中,虽然一直秉承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但是女性人物的形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迁。作家思想也随之演变,即从揭露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对黑人心灵的扭曲,到展现黑人女性用自我放纵的极端方式反抗性别不公正,再到含蓄地提出建构两性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的过程。
明清女性保贞术母题及其印度文化溯源
作者: 王立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史诗   母题   中外交流   小说民俗   女性文学  
描述: 古代女性保贞术母题往往借助于神物功能,可溯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其文化意蕴有三:(1)在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中,女性的处女身份,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有意义,“大团圆”结局离不开这一
“人”的主体性启蒙与女性的自我追求——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侧论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自我表现   社会主义新人   启蒙主义   女性文学  
描述: 在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语境中,女性文学创作始终不渝遵循的人道启蒙以及重建个人自主性的努力,与女性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新启蒙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知识表达与建立女性主体的目标并非天然契合。新时期文学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既体现了启蒙思想模式的渗透,同时也昭示出在启蒙主义“人”的视野中确立女性自我的难度。
革命与女性的自赎——十七年女性文学叙事的话语裂缝
作者: 陶丽萍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叙事   潜叙事   裂缝   复合话语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存在着既对话又矛盾的复杂关系.出于对"个人生活命运的关心", 女性文本在自觉认同和完成革命叙事的同时,女性被压抑的性别意识与独特的审美体验在一定层面上仍以一种潜叙事方式被建构出来,对革命"正史"与男性话语霸权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解构或消解,从而获得了某种超越时代的价值意义.
女性文学经典化的焦虑与策略——论沈善宝《名媛诗话》异性话语体系下的传播技巧
作者: 聂欣晗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焦虑   传播技巧   经典化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以《名媛诗话》及作者沈善宝为考察对象,认为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来舒解她对于女性文学在异性话语体系下经典化的焦虑,并利用追溯才女传统、建立女性文学史、借助男性彰显女性文学的成绩,以及利用"红闺诗领袖"的影响力提高女性及其文学在公众传播中的地位等具体写作策略,来达到使女性文学经典化的目的。
女性的生存尴尬和情感迷失——论林白的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农莉芳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女性意识   林白   困惑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白的创作以其特有的女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引人注目,其作品不仅述说了女性在社会转型时期解构男权文化、重寻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深刻揭示了当代女性所遭遇的生存尴尬和情感迷失,透视出女作家在探寻解构男权文化、体现女性价值过程中的内心困惑,启示人们关注和审视女性作家的特殊“价值意识”和出路:摆脱自身狭隘的“小我”之境,融入社会“大我”之境。
“生态女性文学”身份的确立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河池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全球化   生态精神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针对女性文学的文化症候和误区,探讨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强调女性作家应该注重创新,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去创作一种新的文学,一种供全人类共同欣赏的文学——生态女性文学,这才是中国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
< 1 2 3 ... 9 10 11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