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上海屋檐下——从三位女作家看“海派”女性文学的魅力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作家   上海   王安忆   魅力   “海派”   作品   女性文学   屋檐   小说  
描述: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
多姿多彩的“思想表情”──关于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的一次鸟瞰
作者: 盛英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男权文化   女作家   爱情小说   作家作品   爱情题材   中国当代   动物小说   女性文学   《预约死亡》  
描述: 多姿多彩的“思想表情”──关于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的一次鸟瞰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作者: 谢廷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世纪末   女性主义文学   同性恋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审父   价值目标  
描述: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浅谈“三曹”诗歌的不同风格
作者: 杨桂枝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丕   女主人公   曹操诗歌   诗歌风格   语言风格   生活环境   曹植   三曹   中国通史   女性文学  
描述: "三曹"同为汉魏时代杰出、有代表性诗人,他们所写诗歌风格各异。
作家队伍:新时代的样态与变化
作者: 施战军   陈靖   贾华斐   段婷婷   来源: 黄河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中国作家   八十年代   文学作品   记者   作家队伍   文学史   整体水平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网络的发达,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平台。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里,一批自发的写手应运而生,精英阶层的作家队伍面临着新的挑战。
迈向黎明和自由——从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看中国女性文化意识的演进
作者: 孙雅歆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识   新时期   “五·四”运动   女性文化意识   演进   全面实现   爱情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方舟》  
描述: 1840年,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坍了旧中国闭关锁国的障壁,外来思潮的渗入与自身气候的成熟,使中国这块板结已久的干涸土地发生了大面积的骚动,终于导致“五·四”运动那样一场巨大的裂变.而经历了漫长的夫权社会,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文化意识,也在此被震醒了.于是有了女性的期待、不满、向往与愤怒,有了女性的欢笑、哭泣、撞击与破坏……
化丑为美:变态心理在女性“私语化”创作中的审美品格
作者: 高鸿萍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物特性   女作家   美学规范   蒋孔阳   文学艺术   女性写作   化丑为美   女性文学   重要范畴   审丑意识  
描述: 丑是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可以说丑是与美相对立的美学范畴,它表现为歪曲人的本质力量,违背人的目的、需要的畸形、片面,令人不快的事物特性。蒋孔阳先生说过: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始艺术和现代主
两个各殊风貌的小说世界-台湾“闺秀文学”与大陆“女性文学”的思维比较
作者: 艾斐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文学群体   女作家   大陆   现实生活   思维方式   现代派   小说世界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描述: 文学发展的现实态势,使大陆女作家和台湾女作家,在各自的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呈现出歧异的思维方式。这种歧异的思维方式,不仅折射了两种不同的文学背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心态,而且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品格,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学追求。在它们中间,有着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在规律性。从总体趋向上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和规律性的考察,可以明显地看出:大陆女作家的创作,正在从清淳、馨秀走向犷悍和深沉,并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心理和明确的审丑意识,她们赋
她们执著于真善美的追求:90年代女性文学流向之一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女性作家   真善美   女作家   年代   张洁   执著   女性文学   善与美   铁凝  
描述: 真、善、美,作为判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尺度之一,历来是作家、尤其是女作家执著而共同的一种艺术追求。女性所固有的比男性更持久的爱心、同情心和总是喜欢寻梦的心,驱使着女作家们执著地追寻和讴歌真善美。80年代前期,作为对“十年浩劫”践踏真善美的一种反拨,宗璞、张洁、张抗抗、王安忆、铁凝等一大批女作家曾以强烈的主观色彩,热切地追寻人间的友爱与温馨,赞美纯洁高尚的心灵,憧憬真挚理想的爱情。80年代中
为女性文学呐喊——读《山东文学》三月号《女作家小说专辑》有感
作者: 丽莹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社会   男权社会   封建社会   妇女   中年知识分子   女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山东文学   封建王朝   辛亥革命  
描述: 女人,是整个人类的一半。女人,是人类繁衍的母体。然而,妇女自古以来却是跪着的,在男权社会里,她是奴仆,是贱人。那“女”字就是一个跪着的人,那“妇”字是一个拿着扫帚跪着的女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女人是与金钱布帛一样被当做一种财产,而不是当做人!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突出功绩之一是:提倡天足,将妇女从“三寸金
< 1 2 3 ... 230 231 232 ... 256 257 2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