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京文学季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皮革马利翁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西方女权主义   文学思潮   女性书写   女性文学   北京文学   性别意识   话语霸权  
描述: 北京文学季评栏目主持人吕智敏的话:中国的女性文学自其滥觞至形成自觉的性别意识,乃至成为一种文学思潮,几乎都是以北京作为中心舞台的。这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的特殊地位和新进开放、自由活跃的文化氛围使然。80年代初,以张洁萌发着本能女性...
女性的风采和悲哀——简评张洁的《方舟》
作者: 邓映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揭示   事业   妇女   奋斗   张洁   解放   作品   女性文学   男人   小说  
描述: 过去我读过张洁的《方舟》,现在又重读,觉得这是女性文学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觉得这是一部使人回味、让人思索的小说。小说卷头标出醒目的警语:“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这就定下基调和所要揭示的内容。
新书物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男生女生(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流光   军人   爱情   角色扮演   故事   物语   所有人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接力出版社新年力荐王海鸰、饶雪漫两位女性文学领军人携手力推年度小说新人余思首部长篇《细雨湿流光》隆重上市经典节选:"到我二十二岁那一天,我们就去领结婚证吧。"何铮说过的这句话在最初的时候带给季雨巨大的感动,让她在初尝爱情的时刻感受到了一望无际的温情,而那时候他们才在一起不到几个月的时间,热恋中的男
应该抵制的包装
作者: 黄玲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精神生产力   出版商   女性写作   商业行为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男性眼光  
描述: 曾几何时突然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包装”的时代,礼品被包装,名人被包装,连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包装得面目全非。现在,女性文学也难逃被包装的宿命,正一步步沦为出版商赚钱的工具。我们只要大致看一下近几年来女性文学作品出版的几种《丛书》所取的书名,就不难认同这个有些令人尴尬的结论。可以说这几年相继上市的几套大型女性文学丛书,均是在男权中心文化的操纵下出台的,是男权社会男性眼光赏玩的结果。“红罂粟丛书”由著名作家王蒙出马担任主编,书名是对女性最恶毒的诅咒。“红罂粟”者,妖艳而迷人的花,集美艳与毒性于一身。这个书名反映
掇拾“双性和谐”的文化意义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化意义   双性和谐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文化情调   男人和女人   男人与女人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掇拾“双性和谐”的文化意义万莲子有人也许已经注意到,在涉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时,我曾不厌其烦地使用"双性和谐"这一术语,很少借用"双性同体"这一西方化的概念。那是因为,在我看来,女性主义文学(包括双性作家的文学创作)作品的最佳境界应该是,宣扬了一种形而...
女权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代女性先锋文学
作者: 王宁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性同性恋   批评理论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理论   西方女权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讨论女权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的超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这两者的比较具有跨越文化传统和语言界限的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之意义;而运用(来自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来阐释中国当代女性先锋文学则有着双向意义:对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思潮的发展及其现状,我们固然可以在中国文学的各种现象中窥见与其相象或相似的
女性的香烟史
作者: 漠北   来源: 北方人(悦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自由精神   香烟   好莱坞电影   女权主义者   艺术家   艺术形象   新女性   吸烟   女性文学  
描述: 19世纪以来,女性吸烟的艺术形象大量出现,关于女性与香烟之间关系的定义开始不断发生变化。一度,抽香烟的女性是坏女人的标志;19世纪后期开始,吸烟成为女性文学家、艺术家和女权主义者们独立、自由精神的象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女明星细长白皙的手指间握着的烟斗显示着难以掩饰的神秘、优雅和魅力。
现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视野   审美表现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五·四时期   中国文坛   现代文学   文学史   思想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陈金泉在《一个深刻的悖论:执著中的迷惘与迷惘中的执着》(《百花洲》1991年5期)一文中指出: 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史的意义的女性文学的发韧期当界定在五·四时期。在时代思想解放大潮冲击下,中国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面貌出现在广阔的中国文坛上。她们以充沛的才情和犀利的审美笔触,对刚刚冲破封建樊篱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生动而又富有胆气的审美表现。无论是以写“淑女”的温柔与
女性气韵:素手绘凡俗--苏青散文品格初论
作者: 何莲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沦陷区文学   张爱玲   职业妇女   个性解放   市民社会   苏青散文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市民阶层  
描述: 女性气韵:素手绘凡俗──苏青散文品格初论何莲芳50年前,苏青曾与张爱玲齐名,现在,海内外张爱玲热在逐渐升温,而苏青依然默默无闻,一生孤独蹇运偏又才华过人的苏青,生前热闹忙乱,身后凄凉无奈,为文恰值乱世,扬名不得其时。今天,由于其人其作的独特品格与当前...
从中性写作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兼谈池莉的婚姻爱情观
作者: 肖方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来来往往》   婚姻爱情   女性主义写作   作品   女性文学   小说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从中性写作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兼谈池莉的婚姻爱情观
< 1 2 3 ... 213 214 215 ... 256 257 2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