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579 条
-
《文学与文化》2010年第3、4期要目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化
音乐思想
思想关系
思考
审美日常化
要目
女性文学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女性主义诗歌
-
描述:
《文学与文化》2010年第3、4期要目
-
从人到女人再到个人,女人比男人更是人
-
作者:
丁满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男权社会
沉淀物
个人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人文主义
男人
集体无意识
中国女性
-
描述:
最近把"夜不能寐"都献给了女性文学。其中有重读的,有新读的。不管怎样,从林白读到虹影,一个感受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女性的××意识。这个××处可以填的词语很多,比如隐忍,比如苦难,比如奉献。总之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与美好无关。我自觉女性生来就带着一种奴性,尤其是中国女性。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按照荣格的说法,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
-
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
-
作者:
吴颜岭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权运动
发展历程
女性文本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中国当代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纵观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发展历程,并且考察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我们就不难发现,即使是早期的妇女解放,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中国当代女性写作没有女权运动做背景,特别是像英美的女性主义文学那样有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它从属于民族的、国家的解放。英美批评关注文学的社会与文化语境,它是一
-
“她”写作:当文学遭遇女性
-
作者:
子衿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中国作家
阎连科
世界文坛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发光体
新西兰
迅猛发展
-
描述:
在如今的世界文坛,女性文学作为一支不可被忽略的力量正在迅猛发展。在82岁的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5天后,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布克奖揭晓,28岁的新西兰女作家埃莉诺·卡顿凭借长达832页的长篇小说《发光体》,成为该奖项史上最年轻得主。而就在今年5月22日,美国女作家莉迪娅·戴维斯,从包括中国作家阎连科在内的10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赢得2013年
-
鹭岛岁月长
-
作者:
陆俊文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概念作文
学校
复旦
中文系
教授
北师大
研究方向
鲁迅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
描述:
刚念大一的时候学校给我们开了一门课,每个星期都让系里的一位教授给我们介绍他们的学术研究方向。做生态文学研究的王诺教授一开场的话就惊讶到我了。他说读中文系就应该"浪",放浪不羁,念文学的人如果没有一点特立独行的姿态还叫作文学系吗?我已经记不得他整堂课下来都说了些什么,唯独记下了这句话,并且常常在我耳边回响。念高中的时候,厦大中文系并不是我的首选,我一直以来想去的是复旦的中文系。高三那年因为去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拿了一等奖,获得自招名额,从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开一直面试到厦大。研究女性文学的林丹娅教授优
-
古典遗韵 女性情怀
-
作者:
何志钧
来源:
美文(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怀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中国文学
文学书写
文化散文
宋词
林纾
女性文学
山东文学
-
描述:
文学历来是多元的,文化也历来就是多维的。文学的园地从来就并非一枝独秀,而是万紫千红、百花竞放的。在人类文学史的长河中,刚健之音与婉约清曲始终相伴相随、相互映衬。如果说男性作家的文学书写多以铜琵琶、铁绰板、大江东去取胜,那么历代女性作家的心灵抒写则多以婉约、清丽、优美见长。这些清丽婉转的女性文学为历代中国文学的长廊增添了几多细腻柔婉、轻盈明快的气息。网名月转妆楼的青年作家林纾英女士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名新锐作家。她在散文、随笔、诗词、小说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作品频频见诸《天涯》、《散文选刊》、《美文
-
1990年代的女性个人化写作
-
作者:
王挺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文学
文学景观
题材范围
女性写作
文学的本质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精神产品
-
描述: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景观中,女性写作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杨匡汉在《多种途径和选择的可能性》一文中将女性文学的潮流列为1990年代文学的十大景观之一。在他看来,1990年代女性写作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在于突破了狭隘的题材范围,在许多不同领域里都有所建树。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写作范围的广度并不能决定文学的本质价值,精神高度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讲,1990年代女性写作尽管填补了题材的某种空白,但并未真正达到女性主义对女性观照的高度。因此,当文学批评者一再以女性主义理论与术语
-
曼素恩著《张家才女》
-
作者:
罗晓翔
来源:
历史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作者
张氏
女性诗词
才女
新女性
人生经历
女性文学
精英阶层
常州
-
描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历史学系教授曼素恩,继其名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之后,①新近又推出她的力作《张家才女》。作者通过常州张氏家族三代女性的人生经历,试图揭示19世纪清帝国政治、常州地域文化、女性文学、精英阶层家庭模式、社会地位与性别角色关系等问题。独特的女性视角与情节化的写作模式是该书的两大特色。美国学者贺萧(Gail Hershatter)认为在晚清妇女史研究中,《张家才女》是“绝对独树一帜的”重要著作。新文化史家林.亨特(Lynn Hunt)也盛赞《张家才女》为“一部杰作”。②该
-
试析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内容设置的现状与影响
-
作者:
李玉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小说阅读
网络小说
言情小说
网站内容
内容设置
女性文学
传统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
网络阅读
-
描述:
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网站的内容设置与传统文学领域中的体裁划分差异十分明显,更加注重的是依据题材内容划分而成的类型,并将这种类型划分以内容标签的形式进一步精细化,最终成为文学网站作品搜索引擎的基材,为网络阅读的方便快捷奠定了基础。文学网站这种内容设置的现状对于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文学本身的发展和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作者:
申霞艳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新世纪
女作家
全球化
现代性
女性写作
失语症
女性文学
迟子建
小说
-
描述:
在20世纪以前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是星星点点地冒出几位女性的名字。女性一直是任由男性话语打扮的小姑娘,她们没能言说自己的忧伤、疼痛以及愿望,甚至她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名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