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两性世界的对立与合作——谈女性文学的社会接受与批评
作者: 于青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世界   评论者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文学流派   认同   男性意识   女性文学   男性世界   女性形象  
描述: 大概这已成为人们认可的事实:女性文学无论是作为一个现象或是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都已逐步形成了自已的气候。她并没有因人们对是否应将女性文学从文学中划分出的疑问而怯步;也没有为人们对她成长道路上的些许闪失苛刻指责而苦恼;她只是象任何一个由诞生而成长而成熟的事物一样,按其无论社会还是自然都恒定不变的发展规律自发地生长着。可以说,女性文学在一个适宜的气候、宽容的氛围、丰沃的土壤里健康地、自由成长着。正如评论者们所反复评析的,女性的进步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女性文学的日益繁荣和文明也自然传达出女性意识的文明和现代化。
女性文学的现代性衍进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男性文学   女作家   现代女性意识   新时代   现代性   文化背景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影响与制约  
描述: 尽管新时期的每个女作家基于各自独特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作品风格以及美学追求的差异。但从总体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构成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在新时期女作家的优秀作品中,渗透其间的女性所独有和共有的女性意识,是这一范围文学的同质意识的体现。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每一个历史时机的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总要受该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中国的女性如今正生活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精神生活都相对稳定的新时代。异常活
关于女性批评的批评
作者: 楼益龄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作家   生命存在   女性创作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阅读   女性主义   男性  
描述: 关于女性批评的批评楼益龄当人类不再回眸伊甸园的蛮荒时,男性和女性就携手创造了人类的历史,面对自身,人类从不否认性别是繁衍生命的两种符号;可面对社会,在某些时候,某种情形下,人类却自作樊笼式地下了太多的非自然属性的定义,性别角色的变异在社会特权的赋予和...
谈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黎慧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六十年代   妇女形象   文学传统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批评家   文学史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近年来,评介西方当代文论的书籍竞相出版,却很少有人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尽管知道这个术语的人不少,但大多数人不大了解其真正涵义。什么是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呢?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权主义运动在文学批评上的反映。它的着眼点是女性在文学及文学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为了修正传统文学及文学批评观,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不仅对所
中国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作者: 盛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新时期   中国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中国妇女   女性自我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古代中国,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妇女几乎成为历史盲点。唯在文学作品、尤其在女性文学创作中,才留存一些她们真实的身影,吐露她们由衷的心声,致使中国妇女没有完全地从历史风烟中消失。 自《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人单士厘编的《清闺秀艺文略》止,载入文集、有案可稽的女诗人、女作家,数量可观。她们大致由女皇后妃、女官宫娥、名媛闺和、娼尼婢妾等各阶层妇女组成。其间,凡出身名门,家境富裕、氛围儒雅的女作家,她们大多早慧早热、多才多艺。谢道韫、徐惠、李冶、上官婉儿、朱淑真等,作文时无不挥笔立就,禀赋过人。明代女诗人沈宜修及其
由美丽的忧伤到解脱和粗放(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形态内窥)
作者: 程光炜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叹调   军事文学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文学创作   女性诗歌   意识   公共汽车   女性文学   热门话题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文学的议论,渐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诸如争取女性尊严与自身价值、女性文学的雄化和无性化、军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及文学创作中的妇女地位及其参与意识之类的阔论,竞相涌现、纷至沓来,颇有点儿象《公共汽车咏叹调》中那辆负载超重的车厢中的拥挤和吵闹。各种并列的、互补的、对应的乃至相互抵牾的观念,都
90年代女性另类文学分析
作者: 王粤钦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特征   自恋心理   写作方式   写作姿态   陈染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安妮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个性极其张扬的年代,秉承80年代女性文学的光荣,90年代女性文学走向了梦想。90年代的女性作家们,不再像以往时代的女性作家们那样忌讳或惧怕自己的女性符号,而是以她们独有的深刻的女性人生体验,“沿着一条边缘的路径潜心行走,并进而向文化的中心地带迂曲徐缓渗透,执拗揭密解说着一部人性或说是女性的心灵史。”(徐坤《双调夜行船》)
读亦舒,浅谈女性文学
作者: 王珑廷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文学作品   亦舒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主义意识   传统文学  
描述: 以前,很少有以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通常把与世抗辩作为一种写作姿态,那种与世抗辩的姿态也改变了女性形象在传统文学中的缺席地位,而"女性主义文
梁凤仪女性小说的意义及其它:香港女性小说谈
作者: 张锦贻   来源: 文科教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小说   梁凤仪   中国古代小说   女性问题   香港社会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女性人物  
描述: 1992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为香港女作家梁凤仪女士出版了十本小说。并称它为“财经小说”系列。但她的小说,都以女性人物作主人公,描写她们在香港社会中的遭际命运。至于有关“财经”的香港商界的观实种种,其实是小说中所描写和反映的香港社会生活的一隅。所以,在我认为,说梁凤仪的作品是“财经小说”并不贴切,这些作品实际是当代香港社会的女性小说。因此,我想从梁女士的这些作品出发,对当今香港的女性小说作一点研究和探讨。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十本书中,我着重地读了《花帜》。 我初读《花帜》时,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所作所
让世界倾听女人——谈女性文学躯体语言的构筑
作者: 孙燕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躯体语言   男性原则   个人话语   女性经验   自身性别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写作古已有之。从古代妇女“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自发悲泣,到追求自由、平等、尊严,渴望成为男性的呐喊,女性写作完成了第一次否定,迈出了走向自身解放最初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勿庸置疑,女性的这一觉醒离女性的最终解放距离尚远。这第一次否定只是打破了认同男性原则的恶性自律,并没有显示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特征,而是以失落女性自己为代价,这一方面是男权话语中心地位压抑女性语言,一方面是女性由于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对自身性别难免归咎。总之,这第一次飞跃尚未显示个人话语的清晰,还需突破主流话语的强大覆盖和公共话语无情的浪
< 1 2 3 ... 22 23 24 ... 25 26 27
Rss订阅